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7版
榆林古城作为文化记忆的场所保护探析
    图2:遗产社会建构(作者自绘)

    图3:遗产记忆建构(作者自绘)

    图4:历史文化传承利用思路(作者自绘)

含的文化符号是具有意义与价值的,并且随着社会建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语境孕育出不同遗产的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空间,遗产可以是一种体验、认同、记忆和回忆,更是一种记忆的场所。而只有被当地人们生产、传播和消费的遗产文化符号才能真正被传承和存续。当代对于整合文化资源和再现重构社会生活所进行的“故事再现”,就是赋予历史文化遗产新生命力与当代价值,最终通过塑造群体历史感与地方感,构筑起群体认同和归属感。讲好中国传统故事的时代要求,就是新时代主题之下中国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升级和转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活态化”遗产传承与传播要求的良好践行,将个体记忆、城市记忆与国家宏大叙事连接起来的文化记忆,才能真正融入到遗产话语和社会实践之中。
  因此,遗产“信息群”的保护便是延续文化记忆的一个主要手段。“信息群”指的是和历史文化遗存本体及其相关环境要素等在不同层面所综合表达的历史文化信息的集合。信息群蕴含了许多历史文化信息,能够使人们了解历史文化遗存的内涵及其本质,包括文化生成所传达的符号等,这些信息往往是历史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因此,信息群的保护重在承载信息载体的保护,包含其作为本体、环境要素以及相关制约要素等。信息群的保护,重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信息传递和解释的完整性,主要通过保护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和媒介,包括遗产实物、口碑、史料以及影像资料等媒介的保护来进行记录和再现。关于此,可以通过博物馆、纪念馆的专题陈列、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并传递历史文化信息和价值,使大众能够不断地全面了解历史文化资源价值,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在提升古城居民自豪感的同时逐渐建构文化认同。
  榆林古城城市空间提升策略
  榆林古城墙是榆林古城发展的直接产物,城墙的历史从某种程度来看就是榆林古城的变迁史。在关于榆林古城区城市设计资料中显示,规划并明确榆林古城价值与特征为“地域传统文化的中心、古代军事防御的重地、独特完好的城池格局、古朴悠久的古建民居、生机活力的井里生活”,发展定位为“延承地域传统文化基因与历史人文魅力,展现榆林古城发展格局与形象风貌,引领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集居住与商贸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古城。”[16]
  关于文化——社会关系的思考。从现如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联想到全世界的遗产热,甚至可以延伸到榆林古城以文化遗产的名义打开通往过去的历史之场。在榆林古城整体的遗产保护研究中,应注重古城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包括带有本土特征的空间文化元素,如古城墙、六楼骑街以及生活习俗等社会记忆、文化记忆,应全部纳入到建构古城历史记忆的体系之中。
  关于社会空间的建构。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指出,“文化”是一种集体的象征性表达,每一个社区都有自身的文化和独特的价值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是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及其空间为起点整体推动榆林古城地理环境的变迁,体现为历史意义上的物质空间和记忆想象空间从被挖掘到重建的构成过程。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曾说:“城墙是统治者的保卫工具,在一个依靠武力来统治的政治体系中,城市权力的象征,是权力的必需品。因之,城的地点是依政治和军事的需要而决定的。”[17]藏匿在社会空间背后的古城墙、古建筑及其背后所隐喻的文化意蕴被观察、保存、展示、传承和再解读,具有强大的社会空间书写的动力。文化变迁意味着既有的文化秩序,其社会的、精神的以及物质的文明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