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8版
美丽新盐池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调、转、增、融”四篇文章。
  1、“调”就是要调产业结构
  盐池县是农牧业大县,一直以来都将农业作为主要产业来抓,就实际效果来看并不能尽如人意。产量低、品质劣,加之过度开荒放牧导致的环境恶化。所以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要变“一二三”结构模式为“四三二一”结构模式,第四产业就是生态产业,要坚持生态战略基础上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政府要坚持植树造林工程,积极鼓励发展农家庭院经济,鼓励开发农家乐、农村观光游。借助国家生态保护项目吸收富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引导各种资本投向生态产业,变农业大县为生态大县,用生态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力争第三产业占三产的50%以上。这样既让本不适合大面积耕作、素有“广种薄收”之称的贫瘠土地得以休养生息,又符合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还能充分吸收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让已经脱贫致富的群众现实稳定就业增收,可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转”就是要转发展方式
  要打破传统认识,过去总是认为种树种草是政府的事,是出力不挣钱的事,殊不知生态是目前来看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大城市的拥挤、小城镇的喧杂加之日益严峻的空气质量,让已经进入小康生活的人们心浮气躁,他们急需一片净土来安抚心灵。所以将来最值钱的是空气,是蓝天、碧水和绿地。转变发展方式就是立足实际搞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质效。要围绕生态立县的目标,大力实施封山禁牧工程;关停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小煤矿、沙石场和化工厂;鼓励农民采取集中连片、节能灌溉和全机械化方式种植,以节约土地空间、提高劳动效率。进一步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购买机制体制,严格落实区内环境监测报告公示制度,让生态产业真正成为一种时尚的、最具潜力的“第四产业”。
  3、“增”就是要增发展动力
  动力来自于信心和创新,而实践能够增强人的信心,知识能够激发人的创新意识。近几年的脱贫攻坚,实实在在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增添了高质量发展后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心和创新。通过培育壮大、鼓励引导的方式,盐池县将“1+4+X”产业逐步地做大做强,同时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搞创新,现在盐池滩羊肉已经名扬四海,价格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些有利因素极大地增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了他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下一步政府部门一定要在产品质量品质上把好关,要花大力气尽快建成盐池特色产业认证体系标准和检测站点,引进高、精、尖生物科技企业,加大对特色产业上、下游产品的研发,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涵盖研发、加工、物流、品牌推广、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增加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价格空间,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4、“融”就是要融合发展,拓宽高质量发展空间
  要城乡融合、区域融合,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盐池县的短板在农村,优势也在农村,关键是如何激活农村发展动力,撬动农村要素流动,从而带动农村市场活跃起来。这里最关键的要素是人,要让人在城乡、区域及行业当中自由流动,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是一份职业,而且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职业。实体经济组织、企业及城乡失业人员可以自由流转、承包农村闲置土地经营,同样农村赋闲人员也可以进入城镇工作、学习、生活,真正使城乡融为一体。其次要从政策层面坚决破除城乡二无壁垒,让进城人员拥有同样的各类待遇(医疗、教育、住房等),要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活得好、有尊严。人的流动自然带动经济的繁荣、行业的活跃,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盐池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定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立足实际、兼顾未来,充分利用好自身在农牧业、生态产业以及资源、地理、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合理配置生产生活要素,坚决筑牢脱贫攻坚基础,补齐城乡基础建设短板,积极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切实做好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能、推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调、转、增、融”四篇文章,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周宏春.新时期、新高度、新任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环境保护,2017(22):12-19.
  [2]盐池倾力扶持滩羊产业做大做强[N].吴忠日报,2018-06-06(01).
  [3]张晨,岳梦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研究[J].祖国,2020(08):199-200+187.
  [4]曲洪波,夏彬.新发展阶段战略目标实现中坚持底线思维问题探索[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01):8-13.
  作者简介
  李景文 宁夏盐池县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