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推动基层党校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2021年度中共烟台市委党校课题“党校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编号:YDXKT202110)
基层党校是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的逐步提高,对基层党校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基层党校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上层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维度上发力,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2019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还要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上下工夫。坚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专题和不同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1]
基层党校作为党实施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教学必须遵循上级精神,结合实际,服务地方。近年来,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的逐步提高,对基层党校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基层党校教学普遍存在实践性不足,学员参与度小,理性说教多、感性体验少,教学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理解不够、不深,不能满足学员需求和期待等问题。因此,推动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成为基层党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动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路径的主要障碍
1、教育路径的套化、虚化、老化
党校教学,“教”是基础。引导基层广大党员深入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的伟大事业,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基层党校的基本任务。当前,基层党校的“教”普遍存在套化、虚化、老化的问题。
所谓“教”的套化,就是指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机械化,满足于做好规定动作,完成基本任务。上级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缺少开展本地党员干部教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立足实际、紧贴现状、彰显特色上用心用力不足。自选动作不动脑筋,简单模仿,呈现一般化、趋同化。
所谓“教”的虚化,就是指对基层党员干部效果虚无化,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过去的教育,主要缺点是只教学,没有注意教人家去用。”[2]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枯燥、不接地气,不能够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党员干部的实际需要开展教育活动,导致“教”与“学”脱节,教学效果甚微,甚至引起受教育者反感,收到相反的效果;二是党员干部教育形式大于内容,雷声大雨点小,教育形式部分甚至完全脱离教育目的,表现为形式精彩、场面热闹,教学目的却无法“入心”“入脑”。
所谓“教”的老化,就是指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模式程式化,拘泥于发发资料、学学教材、看看新闻、听听讲座等简单、传统、易操作的学习模式,对现代教育理念、方式缺少研究,滞后于时代步伐,导致形式呆板,不受群众欢迎,影响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2、制度路径的缺位
制度建设是推动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有的放矢、标本兼治、不断突破的根本。当前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制度路径主要面临三类问题。一是“思想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基层党校对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不主动、不热情、不重视,具体工作上表现为只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任务,不重视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实效。二是“机制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基层党校没有形成一个校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良好格局,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制度建设不到位,缺少规
基层党校是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的逐步提高,对基层党校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基层党校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上层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维度上发力,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2019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还要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上下工夫。坚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专题和不同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1]
基层党校作为党实施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教学必须遵循上级精神,结合实际,服务地方。近年来,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的逐步提高,对基层党校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基层党校教学普遍存在实践性不足,学员参与度小,理性说教多、感性体验少,教学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理解不够、不深,不能满足学员需求和期待等问题。因此,推动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成为基层党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动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路径的主要障碍
1、教育路径的套化、虚化、老化
党校教学,“教”是基础。引导基层广大党员深入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的伟大事业,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基层党校的基本任务。当前,基层党校的“教”普遍存在套化、虚化、老化的问题。
所谓“教”的套化,就是指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机械化,满足于做好规定动作,完成基本任务。上级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缺少开展本地党员干部教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立足实际、紧贴现状、彰显特色上用心用力不足。自选动作不动脑筋,简单模仿,呈现一般化、趋同化。
所谓“教”的虚化,就是指对基层党员干部效果虚无化,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过去的教育,主要缺点是只教学,没有注意教人家去用。”[2]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枯燥、不接地气,不能够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党员干部的实际需要开展教育活动,导致“教”与“学”脱节,教学效果甚微,甚至引起受教育者反感,收到相反的效果;二是党员干部教育形式大于内容,雷声大雨点小,教育形式部分甚至完全脱离教育目的,表现为形式精彩、场面热闹,教学目的却无法“入心”“入脑”。
所谓“教”的老化,就是指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模式程式化,拘泥于发发资料、学学教材、看看新闻、听听讲座等简单、传统、易操作的学习模式,对现代教育理念、方式缺少研究,滞后于时代步伐,导致形式呆板,不受群众欢迎,影响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2、制度路径的缺位
制度建设是推动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有的放矢、标本兼治、不断突破的根本。当前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制度路径主要面临三类问题。一是“思想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基层党校对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不主动、不热情、不重视,具体工作上表现为只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任务,不重视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实效。二是“机制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基层党校没有形成一个校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良好格局,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制度建设不到位,缺少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