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0版
从技能竞赛视角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困境与突破

  第二,了解学科整合在教育中的价值这一道理,却难以将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的实施教学。比如,音乐是最具情感性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如果能恰当地将其和情感性特别强的语文学科结合,融为一体,教学效果必将锦上添花,事实是学生非常喜欢听音乐,也知道音乐的情感效用,却在教学中鲜有运用。
  第三,掌握基础教育的规律,熟悉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却苍白无力。比如,知道小学生不随意注意性强,注意时间短,在教学中还是会出现讲解时间长、形式和方法单一的现象。
  (二)学科素养底子薄
  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学科素养薄弱。一是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层面上,就语文学科而言,字的书写笔顺、笔画,汉语拼音的声韵调、书写等很多同学会出错。再是阅读量少,不管是学科专业知识、科普知识还是文学知识都知之不多,因此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也就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学往往触不到内容的核心点,剥不出灵魂。这样课堂教学效果肯定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共鸣,深入学生内心。
  (三)基本技能功力浅
  功力浅的基本技能主要表现在粉笔字书写、教学语言表达、板书设计三个方面。就粉笔字书写来说,大部分学生粉笔字书写不讲究笔画行走、间架结构,无法让人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因此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小学生书写,也难以到位。就教学语言表达而言,师范生的普通话大都比较标准,而其用词丰富程度欠缺很多。
  1、用词骨感,不够丰满。学生在教学语言方面表现出词语干瘪、重复,不太会用同义词替代,用形容词、动词来形象和丰富语句,教学中常出现“词穷”现象。比如:WXY在初执教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时,面对硕果累累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语言仅限于“我国古代科技取得了伟大成就”,这样的语言难以让小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科技的丰硕成果和由此带来的自豪感。
  2、语调单一,缺乏情感。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羞于启齿”,自我表现力不足,不善于运用语气、语调的变化表达抑扬顿挫,语言就显得没有生气,缺乏激情,致使课堂节奏单一,气氛不够热烈,学生情感也难以调动。“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6]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师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丰富带有情感的语言表达,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教师不带情感上课,学生的情感也难以培养。
  3、口头语多,繁缀拖冗。新生代的学生平时讲话就带有“然后、就是”等口头禅,再加之初次真实情境上课紧张,语言表达不够精练干净,无效、无用口头语太多,甚至起反作用,影响有效信息的输出和接收。例如:一名学生上课20分钟,“然后”出现了23次。
  4、过渡生硬,缺少衔接。课堂教学中,师范生在处理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上不够顺畅和自然,或没有过渡,或过渡生硬。这主要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缺乏课堂教学经验,二是思维品质中逻辑能力偏弱,需要加强训练。比如:PJ在初执教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变废为宝有妙招》时,环节与环节之间只用了“接下来”“下面”或者干脆没有过渡语词,直接突兀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5、评价语言简单,针对性不强。课堂上小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给予肯定或者鼓励时,往往限于“你真棒、你真聪明、真好”等,这类最简单的赞赏语。孩子们听多了,也就腻了,起不到肯定、鼓励、赞扬的效果,而且这种语言,也没有针对学生具体的细节进行评价,小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棒在哪里,也不清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就板书设计来讲,好的板书设计,要点明确、逻辑清晰、简洁美观,学生看后一目了然。但师范生的板书设计问题主要集中在简洁度不高、逻辑关系不明、审美性不足,总之,缺乏设计感。例如:WLC在讲历史课《三国鼎立》时的板书设计采用总分式结构,没大问题,但形式非常保守(图一)。如果稍微做一下调整,图二更能形象直观地表达三国的方位和呈三足鼎立的逻辑关系,也有设计感。
  (四)设计教案思路老
  参赛选手在接受磨课指导之前,教学设计相对规范、格式规整,但也表现出套路刻板、缺乏创意的弱点。以语文学科为例,面对21世纪的小学生,很多师范生仍然会采用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逐段逐句按顺序分析课文、概括中心思想的上课路子,不会照顾小学生的感受,以教师自己的讲解为主。他们不能准确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情分析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设计学习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形成教案与学案。例如:LHY在执教四年级语文《麻雀》一课时,套路就是:导入-学生读课文-划分段落,写出段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