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5版
咸阳:国际面食之都
    福园巷子是咸阳市在城区的美食网红打卡地

式。汇通面和臊子面类似,是手擀面,但又不同于臊子面,重料少汤,嚼起来既韧又筋。
  每天下午6时,经营户们开着电动三轮车,拉上锅灶器具,到汇通夜市集结。统一规划的一排排面摊,做面师傅站在中间,三面环绕着餐桌,后方是煮面的大锅。吃面的人围坐在餐桌旁,不仅节省空间,而且方便快捷。
  做面师傅把面和青菜一起煮好,沥水捞在不锈钢瓢中,再把土豆、胡萝卜臊子以及肉臊子、辣椒油各舀一勺,几下搅拌后,面变得红彤彤、油汪汪,撒上一把长段韭菜,一碗香喷喷的汇通面就出档了。
  二十余年固定的56家汇通面摊,成就了大名鼎鼎的汇通夜市,汇通面也成为咸阳最知名的网红小吃。
  2021年5月,汇通夜市进行改造。在大量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的基础上,秦都区最终确定在整体风格上突出秦文化,以红色、黑色为主色调,展示秦都咸阳独特的文化底蕴。
  两个月后,汇通夜市重新亮相。摊主还是那56个人,摊位依旧露天,面还是以前的味道,价格也还是大碗9元、小碗8元。改造后的汇通夜市多了几分古风,新的汇通夜市整体仿秦汉风貌,汇通大厦外立面、亮化工程、地面绿化、餐车桌椅和门头牌匾等都焕然一新。一排排红灯笼挂在摊位牌匾两侧,古色古香。面摊师傅们统一着装,男士戴帽子,女士包头巾,服饰打扮颇具秦汉风格。每个摊位都有不同的旌旗,“食人间烟火、品秦都味道”“面贯九州、通吃天下”,鲜活的文案给了汇通夜市暖人的温度和烟火气。
  “改造后,汇通夜市生意每晚都和春节期间差不多,能卖上万碗面!”汇通商贸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宋团兴说。 
  咸阳风味面条看过来
  咸阳辖三区二市九县,各有代表性面条品类。
  杨凌蘸水面
  在杨凌吃蘸水面,当老板问“吃几根”时,可别惊讶。
  “面白薄筋光,汤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说的就是蘸水面,也叫软面、裤带面、过水面,是杨凌的一款特色面食。
  蘸水面因流传于后稷的诞生地——杨陵而闻名,称之为杨凌蘸水面。第一次在杨凌吃蘸水面,是因为一次采访,中午饭点推迟到了3点,那一顿蘸水面尤感美味。
  相传唐贞观盛世,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杨凌邰城农妇李王氏夫妇拌嘴,生气之余,和面造饭。面硬加水,水多面软,愈加面,面愈硬。如此反复,手揉数遍。面和的劲道而无力擀开,只好连撕带扯,面条宽而长,形似裤带,下锅久煮,熟而白筋。农妇又调制了一碗汤汁拌面。其夫吃,因面无法在碗内搅拌,无奈只好蘸汤汁吃,吃后连说“嫽”!当地农家效仿食之,其味甚美。后传入京城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微服品尝,赞不绝口,赐书“蘸水裤带面”。
  蘸水面讲究一青二白,青则可以是菠菜、苜蓿、野菜、灰灰菜,总之要具有水草一般招摇的青绿。面是扯拉出来的,宽3-5厘米,长约1.5-3米,厚2-3毫米,白白地盘绕于青绿之中。每人面前搁上一只大碗,碗内是沾汁,微酸略辣。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