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7版
雷锋精神永远是时代最强音
的,其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恰恰展现出他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无我:处处彰显大德大义
  一个人作为个体,有大我与小我之分。就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其在精神层面的成熟,可以形成小我和大我两种状态。所谓小我,就是站在个人立场上的我,就是以个人价值目标为核心,以实现个人利益为转移,一切皆为着实现个人价值而存在的小我人格。所谓大我,就是站在社会和他人立场上的我,就是以社会价值为目标,是为着实现社会公德公义而牺牲小我的理想人格。在个体身上,经常存在着小我与大我的争斗,不是小我侵占大我,就是大我超越小我。雷锋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超越小我,彰显大我的无我品格。
  在雷锋的心目中,装满了人民群众和公共利益,他每每做好事,从来不是为自己留名留利,而是毫无保留地把荣誉、把功劳归于党和国家。有一次,雷锋外出执行任务,在沈阳火车站换车时,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中年妇女,妇女的背后还背着一个孩子。这个妇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雷锋上前询问怎么回事,这位妇女才哭哭啼啼说了事情经过。原来她娘家在山东,可她不小心将火车票丢了,身上又没钱,已经在车站饿了一天。雷锋一听,赶紧去买了一张去山东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还顺带着给她十元钱。大嫂激动地说:“大兄弟,你可真是个好人啊,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1960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开药回来后,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烧水棚旁有几辆空车,雷锋推起一辆就走,加入到了运砖的行列中去。广播员得知情况去采访他,问他为什么来,叫什么,哪个部队的。他说:“我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力尽一份力。”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着干活,干完活上车取了军装不留姓名就走了。还有一次,雷锋在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孩子,手里还抱着一个小女孩,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便帮她抱起小女孩陪她们去了车站。上车后,雷锋看到小女孩冷得发抖,于是他脱下汗衫替她穿上。雷锋估计她们没有吃早饭,还把馒头拿出来给她们吃。火车到达沈阳时,天还在下雨,雷锋又把她们送回了家。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该怎么谢你才好呢!”雷锋说:“不用谢我,你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
  雷锋的大我,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体现。以个人名义出发的人生可能会走偏,而以党之名、以解放军之名,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正是在这种忘却自我、只为人民只为党的行动中,雷锋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我”。他对外的大仁大义和对己的苛刻严责形成了鲜明对比。雷锋一生非常节俭,他的每件衣服、每双袜子,都是补了又补。他曾说“我们的国家还穷。穿破了的衣服补好了再穿,省下衣服交给国家,这样既减少国家开支,又发扬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日记中,他发自肺腑地写道:“我的一切归功于党,我的荣誉归功于党,我的同志热情帮助我。至于我个人所做的工作,太少了。这么小的一点贡献,和别人对我的要求和期望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在他眼里,自己的个人荣誉和地位是微不足道的,而党和毛主席、解放军、新中国等等才是值得称颂的。
  自信:超越感性羁绊
  自信是人到达社会生活彼岸的重要内驱力。我们对于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生、事业、情感、友谊等等,只要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就会获得无穷力量。
  自信的前提是认识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然后使自己处于把握客观世界的位置之上。在这里,关键在于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人们才能超越感性的羁绊。在雷锋身上,就体现着强大而深厚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自信。
  雷锋认为,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暴风骤雨,所以做人应该坚强而不能懦弱。战友王茂春请雷锋写一句赠言,雷锋爽快地答应,他拿起笔在小本本上毫不犹豫地写道:“王茂春同志:愿您作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您作温室中的幼苗。”短短20个字赠言,表达了雷锋对生活艰辛程度的认知,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坚定自信。这句赠言,不仅鞭策了王茂春一生,而且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有一次,雷锋和战友执行森林防火巡查任务,在一个深山里有一个小山村,一条小河从村中间穿过,以前这条河上有一座木桥,可不久前被河上游漂下来的木头给撞垮了,村民们只好从水里的石头上过河。有一次雷锋过河的时候,河边来了一个残疾人,从地上爬过来的。雷锋的战友看到这个人都捂着鼻子,赶紧走开。因为这个人一身猪粪狗屎,披头散发。残疾人在河边停下来,嘴里喊:“解放军同志们,帮帮我,我要过河!”其他的战友都躲开了,雷锋不仅不躲,还走上前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