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0版
滇金丝猴巡护员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巡护员和龙忠正在学习用手机拍摄视频时手动调节各项参数的方法

    巡护员们在课程实践中的拍摄画面

人的。”胡善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摄影爱好者,多年来的巡护和追踪工作,使他能够近距离接近猴群,并拍摄到数量众多的摄影作品。那些扛起长枪短炮走进密林的次次经历,已成为他最宝贵的回忆。
  怀揣着对滇金丝猴保护的激情以及对影像拍摄的热爱,胡善斌动员了与他相识的几位巡护员,一同报名参加了由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巡护员生态影像赋能计划。他们将通过系统学习纪录片的拍摄、剪辑,并进行自主实践,最终独立或相互合作地摄制出属于巡护员自己的影像志。
  但在经历了生态影像课程的学习之后,他心里多了些疑惑……
  “我们即便掌握了纪录片拍摄和剪辑的技术,那拍出来的片子会有外面的人看吗?”
  我反问他:“如果最终外面没有人看,那你会选择不拍了吗?”
  “当然不会!因为我们拍的都是巡护中最真实的故事,就算外面人不看,我们也会留作纪念,给自己看、亲戚朋友看、给孩子们看。”
  “你觉得他们会喜欢你们的影像吗?”
  “应该会,毕竟这些影像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别处看不到这么真实的故事。”
  胡善斌用朴实的语言解决了影片拍给谁看的问题,其实拍给谁看不重要,有人看才重要。如果在拍摄中限定了拍给谁看,那影像势必会带有一定的妥协性和迎合性,这便失去了拍摄的初衷。“乡村之眼”在本次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中倡导的影像理念是帮助巡护员发掘并展现自己内心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他们的作品本身只需具备属于这一群体独特的文化属性,他们在拍摄和制作时也不需要过多考虑影片受众。
  在闲聊的过程中,几位巡护员还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数年前,某电视台纪录片栏目曾到兰坪地区摄制影像风物志,特意找到保护区的巡护队伍,希望巡护员们能够提供一些画面精美的滇金丝猴视频素材作为栏目的影片剪辑材料。面对这一请求,大家都十分激动地答应了。但当节目正式播出时,巡护员们曾经提交的视频素材全部都被替换成了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动态影像资料,大家的心情瞬间就如霜打的茄子般。胡善斌代表巡护员团队找到栏目组询问情况,得到了这样的回复——“你们提交的视频素材拍的太好了,我们有点不相信这些是你们自己拍的,所以就换成了红外相机拍的视频。”
  短短一句回应,却让我们悟出两层含义。首先,巡护员们本身便具备了较为突出和完整的影像拍摄技能,他们有能力用影像的方式讲述动物与人类、环境与文化的故事;其次,在当今的主流媒体和大众舆论场域内,巡护员们很难依靠外来影像手段获得更多的认可。因此,帮助巡护员们拍摄、表达以自己视角看到的世界,是需要的,更是必要的。
  行走一线的巡护员们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是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当下的主流传播媒介在这方面的关注非常缺乏。生态影像培训以参与式互动的影像实践方式,力求提供一种手段来修补这种缺失,给处于主流社会边缘的群体提供一个平台,并将影像制作的权利以及利用影像开展自我教育和公众教育的权利交还给巡护员们。
  当我们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感兴趣时,便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许多大众传媒想让我们知道的讯息,或许此时,我们就该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用巡护员的眼睛看看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作者简介
  潘奕菲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本科生,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