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2版
守护一群猴子 保护一片家园
    巡护员们正在检查野外的红外线相机

    巡护员黄田邦

护员和科研人员经过数据分析就能了解生活在芒杏河保护地的菲氏叶猴们的基本信息,并且通过科学计算推测出它们迁徙的速度和频率。因此,定期对红外线相机进行设备检查是巡护员们必须完成的工作,他们每个月末都要专门上山一趟,检查、更换相机电池并回收数据内容。对于李明仙来说,红外线相机中菲氏叶猴的身影是对她工作的鼓励与慰藉,更是对她巡护的价值肯定,她在切实走进深山和菲氏叶猴接触的过程中,将对工作的兴趣转为了对自然保护的热爱,也实现了对菲氏叶猴的“个体在场式”保护。 
  影像“在场”:讲好人猴故事
  李明仙既是芒杏河自然生态保护协会秘书长,也是协会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基于两年来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她对协会的未来发展也有着自己的认识。“只有把本质的巡护做好,协会才能走下去。”据她介绍,芒杏河保护地巡护员现在主要分为两支队伍,一支主要负责保护地巡护和收集红外线相机中的影像资料,一支专门负责找猴和追踪猴。总计6人的巡护员队伍并不算庞大,但正是这一支小小的队伍撑起了菲氏叶猴的守护伞,为芒杏河地区的自然保护点燃了荧荧之火。
  芒杏河地区不仅是菲氏叶猴的栖息地,也是许多其他种类野生动植物的伊甸园,其中包括熊狸、蜂猴、白鹇、蛇雕、原鸡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沙椤、合果木、景东翅子树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以及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和两栖爬行类动物。据李明仙描述,随着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执行,现在已很少有人进山捕猎野生动物、随意砍伐树木了,但偷挖野生兰科植物、野生中草药等珍稀野生植物的现象依旧很常见。部分居住地村民会埋怨巡护员“管得太多”,但李明仙却清晰坚定地认为生物个体与环境是不可割裂的,“重要的是村民意识的改变,像我们巡护员进山肯定不会想着带个弹弓打点什么回去。”李明仙也清楚地认识到观念转变这一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对于芒杏河自然保护协会而言,尽力加大对于菲氏叶猴宣传的广泛性,提高宣传质量,让更多人了解保护工作的内容的切实开展是协会规划中以及必须完成的步骤。
  李明仙在协会中还承担着新媒体宣传的重任,她注册了名为“守护菲菲的芒杏河”的抖音账户,在平台上分享巡护员的日常以及菲氏叶猴的影像视频。2022年8月,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了面向滇金丝猴保护区或保护地巡护员的生态影像赋能计划,当李明仙了解到这次影像培训活动时,她代表芒杏河巡护团队主动联系了项目主办方进行报名询问,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更是激动地一整晚都没有睡着觉。
  巡护员们几乎每天都要进山,开展影像培训之前队员们都是仅仅用照片来记录,偶尔拍短视频,但山中的一切都是不可预测的,并不是每件趣事都能刚好被记录,而拍摄内容缺乏美感也不会引起观众的观赏兴趣。
  “我们想让大家知道我们巡护每天都是干什么”——这是李明仙表达对于“为什么而拍摄”最诚挚的回答。“生态影像赋能”赋予了以李明仙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巡护员更多“在场”的机会,当巡护员开始记录,影像便呈现出以巡护员在场为中心的世界,个体独特的文化立场和个人的思考让每份“在场”都是不可复制、不可忽视的。李明仙和其他巡护员也希望在讲好菲氏叶猴故事的同时用影像的方式记录自己家乡的自然生态和文化传统,唤起自身与社区更多的行动,共同为构建和谐的在地社区生态与文化系统而努力。
  以村民之眼:搭建一线保护网
  据李明仙介绍,这支自发组成的巡护队伍中有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巡护员,每次观测菲氏叶猴时都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