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1版
以“我”之眼,看见自然
——影像赋能助力滇金丝猴保护 吕 宾 熊红艳
    憨态可掬的滇金丝猴(摄影丨胡善斌)

  乡村之眼对于“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模式”的开发,实际是希望将多年应用于乡村影像领域的培训经验向自然保护领域进行深度拓展,希望能推动一个“影像助力生态保护”的长期公益影像行动计划。在三至五年时间内,帮助各个生态自然保护区实现用影像手段构建专属于自己的“生态保护的地方知识体系”,逐步搭建“保护区生态影像库”。 

  1871年,在云南西北部,法国传教士毕天荣发现了高山密林间的长尾猴,它被做成标本运往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这种毛色黑白相间,有着杏眼、桃腮和厚厚的红嘴唇的猴子第一次在世间公开亮相,震惊了国内外动物学界,这就是滇金丝猴。
  此后的一百多年,都没有任何有关滇金丝猴的书面或影像记录,人们也不清楚滇金丝猴究竟还存不存在。直到1979年,中国科学院考察队发现了活跃在云南白马雪山中的滇金丝猴,这一物种发现直接促成了1983年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自此,滇金丝猴成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但是,滇金丝猴对于大众来说,依然是谜一样的存在,“进入保护区后整整八年,我没有见到一次滇金丝猴!”中国自然保护区第一批专业巡护员肖林感慨。
  那该如何揭开滇金丝猴的层层面纱呢?如何能让更多的人看见滇金丝猴?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简称“乡村之眼”)以影像作为方法助力自然保护,结合乡村之眼多年来在参与式影像、乡村影像和社区影像方面进行的探索以及结合在地培训方面积累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机制。
  在这里,需要思考三个核心问题:1、为什么是影像?2、为什么要给巡护员做生态影像培训?3、为什么是乡村之眼给巡护员做影像培训?
  出名和困境
  白雪簌簌而落,滇金丝猴开始往海拔低的地方迁徙。它们活跃在海拔2500-5000米的冰川雪地附近,以依附在针叶林上的松萝、苔藓、地衣等为食。滇金丝猴是三江并流区域最具代表性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物种。在生物学中,“伞护物种”是指某一物种的生存环境需求能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存需求,在对该物种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能为其他物种提供保护。
  滇金丝猴活跃在山林之间,在“木材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片又一片的参天大树倒下,一条又一条的道路纵横在原始森林腹地,它们和其他千万物种的庇护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