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2版
以“我”之眼,看见自然
      滇金丝猴和其赖以生存的大面积原始森林都被提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区生态平衡的高度。(摄影丨胡善斌)

为荒地。一时间,物种保护与环境保护一同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有关滇金丝猴的照片、纪录片及相关公开报道越来越多,滇金丝猴和其赖以生存的大面积原始森林都被提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区生态平衡的高度。滇金丝猴出名了,但滇金丝猴依然没有摆脱“濒危”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的调查中显示,仅存1500余只。
  滇金丝猴需要被看见,需要被大众所看见。云雾之巅,高林之间,一群群巡护员正有组织地巡山,他们是与滇金丝猴距离最近的一批人,他们是“战地记者”,翻越高山、筚路蓝缕,走过无人步入的密林,在风雨交加的路上巡护;他们是“乡土专家”,熟悉动植物知识来辨别物种、识别痕迹;最独特的是他们代表着“第一视角”,作为与他者相对的“我”的视角呈现他们的亲历故事,以更写实的、更有温度的方式进入大众的视野。
  巡护员冲在生态保护的第一线,对保护区进行巡护和监测,确保保护工作有序开展。保护地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决定保护地成效的关键。但是,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的2021年保护区工作报告显示巡护员面临着长期与家庭分离、薪酬与评估制度不合理、执法权缺失、技能培训不足等挑战,报告提出应利用现代网络媒体等手段,加强对巡护员的技能培训,通过宣传加强公众认同,增加巡护员职业自豪感。①云南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张金山对我们说:“我知道,很多大众都从未了解过我们巡护员,所以我在想要用怎样的一种方式让大家知道世界上还有巡护员这样的职业存在。”从他的话中可以感受到身为巡护员的困惑与无奈,以及巡护员在主流媒体中话语权的缺失。
  换言之,巡护员需要以一种方式被看见,这不仅是外部者的一厢情愿,更是巡护员内心的真实诉求。而影像或许就是进入主流传播媒体的最好方式,巡护员能为世人所见,世人能透过他们的眼睛所见他们的生活。正如非洲一群先驱者所说,“影像不仅给予大众一种信息,更应当是一种话语(Givingpeopleavoiceratherthanamassage)。”
  拿摄像机的巡护员
  2011年,高黎贡山保护区泸水片区的六普在巡护时拿着相机拍下了第一张怒江金丝猴的照片,成为世界第五种金丝猴的第一个影像记录者。影像是存储记忆的发明,也是艺术与社会表达的工具。
  现在有很多专业的摄像队拿着几十万上百万的设备去拍野外的滇金丝猴,进入保护区让巡护员带队去找猴子,但是这个猴子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有很大的偶然性,运气差的时候等上个十天半个月都看不到,专业摄影队是没有这个成本去蹲守的。其实像大多数巡护员,也不是想见哪种动物就能看到的,但他们经常去巡山,接触到的概率是要大很多的。如果他们会拍,带着相机去巡山,看见猴子立刻就能拍下来。从这个层次来说,影像就是记录的工具。
  拍摄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摁下快门就可以实现拍摄或者录制,但记录是一个关于语言、文字、视觉、听觉的综合表达。随着影像下沉到基层,全民影像时代到来,人人都可以拍摄,人人都可以发布照片视频。在这种热潮之下,我们应该回归到最原始的三个问题:“谁在拍?”“拍了什么?”“为什么拍?”
  2000年,国内著名影视人类学学者郭净老师发起了“把摄像机交给村民”的活动,开启了国内乡村影像的实践行动。后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沿袭这一理念,发起了“乡村之眼-自然与文化影像纪录培训班”,在社区针对村民开展专业的影像培训活动,教村民运用影像记录自己的文化。
  2015年,在培训班的基础上,独立出来一个专门的公益机构——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