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3版
“乡村陕菜”的大荔实践与思考
    九品十三花

精!条子蒸肉烂的很,朝邑大菜精品呈!小康之家比较穷,他们算盘打得精。不买精肉买下水,四个小碗特色成。糖醋里脊颜色红,酸辣肚丝爽口中。烧肥肠和炒腰花,一个酥脆一香浓。不是咱的口福行,饮食文化很出名。千年文化于饮食,不放异彩都不成!”大家注意,这里面用一个“品”字,而不是盘。差异就在这里,品和碗不同,与盘也不同。品碗,一般为青花冰裂纹瓷碗,品种多样,指比碗大、比汤盆小的容器,用于盛汤菜;盘碟,一般指十寸大瓷盘和特形盘,如盛鱼的长形瓷盘。因此,大荔热菜的特色之一就是善于用汤。在大荔热菜中以“九品”为最知名。“九品”最具代表的热菜为:烩鱿鱼、带把肘子、酸辣肚丝、酸辣肚吊、糖醋黄河鲤鱼、泡油糕、蜜汁轱辘、生汆丸子、黄焖鸡块、八宝南瓜、银耳汤、大烧、松鼠鱼等几十种菜。 
  大荔饮食应打“乡村陕菜”牌
  大荔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面食,而且非常有特色,很多只在大荔独有。如糕、鹣鹣、大馍、馄饨、菜瓜、炉齿面等等都是千年流传下来的,带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礼人、礼神、礼祖先,或礼逝者,亦礼天地。
  大荔“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据考证它是由金石礼器和图腾演化而来的,是图腾崇拜的产物,也是古代劳动妇女群体智慧的结晶,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习俗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大荔有一个叫沙苑的地方,地处渭洛河夹槽地带,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沙漠,面积360公顷,2014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正式纳入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成为陕西省首个国家级沙漠公园。
  据文献记载,1956年考古中发现,沙苑文化是中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佐证了大荔沙苑是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萌芽之地,沙苑地区汉代养畜植树,唐为皇家园林,明时变牧为农,明末进入大面积农桑时代。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起大荔的农副土特产,一定绕不开沙苑这个特殊的地方。大荔的土特产品很丰富,比较知名的有黄花菜、沙底辣椒、沙苑西瓜、官池花生、高石脆瓜。黄河甲鱼等,可以说是养殖历史悠久,驰名国内。
  陕西民俗艺术丰富,陕菜更是中国最有文化的菜。对大荔来说,打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陕味十足的乡村体验地是当务之急。可以根据季节特点和节假日时间分布,围绕“春节到农家过大年”“早春到乡村去踏青”“初夏到农村品美食”“仲秋到田间去采摘”四个主题,多形式、多渠道、有步骤、有重点、分时段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推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当然所有的活动最终都离不开“吃”,所以这个“吃”的内容和形式也是不断在改变,其核心在于有“陕味”。因此,打造大荔成为“乡村体验地”和“乡村陕菜”示范区的成功与否,与陕菜文化的挖掘和菜品的标准化、精细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为什么说大荔的陕菜可以打造成“乡村陕菜”的典范呢?首先,大荔是陕西的一个县,主要以农业为支柱产业,农副产品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因此,本地的食品,包括菜肴和小吃面向的是普通民众,在食材选用上,在风味特色上,还是以乡村为主。
  其次,大荔在历史上,作为西安的东部屏障,地位显赫,有很多的贵族、官员以及大商人在此生活过。因此,在饮食上引进了很多京城的习俗,与当地结合,形成了独有的大荔饮食文化,即在烹饪技法上虽不如长安的官府菜,但在“食礼”上却非常讲究。因此,真正的“乡村陕菜”是既要有陕菜的内容,又要有陕菜的礼仪。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九品十三花”,这并不是一道简简单单的菜而是一大桌菜,这桌菜称得上是陕西的“非遗文化”,是陕西东府宴席大菜一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精湛的刀工令人叹为观止,一个个的食材被切成一样薄厚的薄片,再整理摆成造型装盘,盛食物的容器分为盘、品、碗,都是清一色的青花瓷。盛有食物的容器在桌子上要摆出花样,要有美感,更要让人有食欲。当这一桌子菜摆在你的面前时,让你感触最深的就是粗犷豪放的大荔人吃饭咋这么讲究呢!这就是大荔“乡村陕菜”的优势和特性:粗中有细,俗中有雅。
  作者简介
  朱立挺 陕西师范大学民俗餐饮研究学者,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饮食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