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3版
西部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据显示,中国出生人口已经“四连降”。生育问题一向是我国国家政策的重点问题。自从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来,在多方面的影响下,新一代年轻人的生育数量已经显著提高。本次西部大学生群体生育孩子数量的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选择“一个孩子也不要”的只占17.49%,选择“生育一个孩子”的占27.39%,而提倡生育两个孩子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46.86%,选择生育“两个以上的”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8.25%。由此可见,当代西部大学生群体是有较高的生育欲望,其主要意愿为生育两个孩子:90、00后目前是生育的主力,他们在生育问题上,既不像50、60后由于面临贫困、面临科学技术落后而倡导多生多育、倡导人多力量大;也不像70、80后是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不得已接受独生子女,而是面临着与先前不同客观因素的限制,拥有着比较自由的生育思想,因此生育思想与之前的人们存在差异。
  4、主流家庭趋向小家庭化。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家庭形态与我国的家庭结构、人口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模式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我们经济市场的动向与政策的颁发与实施。当代大学生在选择今后理性家庭模式上,选择传统家庭模式,即父母单独或与未婚子女共同组成的小家庭形式的占总人数的56.77%,13.2%选择复式家庭,14.55%选择丁克家庭。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在家庭模式上选择传统家庭——小家庭化形式占有绝对的优势。该数据结果也与前人研究基本相符。间接表明了当前多数大学生结婚后会脱离父母,追求独立的行为,一般会在结婚时,或者结婚后选择单独搬出去居住。
  (二)西部大学生婚恋观特点
  1、恋爱动机的多元化。恋爱动机是产生恋爱行为的内部动力,决定了恋爱目标以及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正趋向多元化、精细化,价值判断和行为理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以往的传统婚恋观,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也开始趋向个性化、多元化。既表现出成熟理性的方面,如在本次调查中,81.51%的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就谈了、54.46%的选择感觉自己到了谈恋爱的年龄以及37.29%的人选择生活伴侣,同时调查结果也表现出“不负责任”的一面,如42.57%的大学生选择排遣寂寞时间、51.82%选择受同学、环境的影响。但在这众多的恋爱动机中,绝大多数同学仍是以理性的动机来追求爱情。因此大学生在恋爱动机上具有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而其主流恋爱动机仍以一种谨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恋爱。
  2、性道德观念趋于开放化。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越来越普遍,使社会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态度趋向宽容,但性别差异明显,男生比女生更赞同婚前性行为。[2]据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接受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的占比很大,尤其是婚前同居男生高达51.55%,女生为41.25%,总体接受率为44.54%。大多数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而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夜情、同性恋等行为则出现差额现象,15.46%的男生接受一夜情,17.48%的女生接受同性恋。由此可见,传统性道德观念约束力对大学生逐渐降低,部分学生对性行为持一种开放态度,将性行为看作一种越来越容易接受的行为。
  3、晚婚思想普及化。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813.1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后,再次跌破900万大关,也是2003年以来的新低。[3]根据数据显示,西部大学生中有72.8%的人选择会在25-30岁结婚,有19.14%的人选择在30岁以后结婚,而选择在20-25岁结婚的人只有8.28%。而我国《婚姻法》规定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方可结婚,迟于法定婚龄三年及以上结婚者即为晚婚。[4]由此可见,当代西部大学生在思想上已经开始接受晚婚。在这个经济社会,更多学生表示要去充实自己,选择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博士生深造,即使不深造,也并不急于结婚而是追求先“立业”后“成家”。
  4、离婚思想的自由化。近些年我国离婚率高居不下,从2002年开始便出现了十连涨,导致出现很多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问题。在怎样看待离婚现象上,35.31%的大学生选择“婚姻是两个人自己的事,和则合,不和则分”,14.52%的大学生选择“离婚自由”。而选择传统观点“离婚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占0.99%。因此以上数据都在表明大学生在离婚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自由化特征。而这种受自由主义支配的个体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极高的离婚率,虽然针对该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一个月冷静期、地方社区的协调等措施,但随着大学生在网上受到各种随意离婚的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其离婚的自主化思潮,才是导致离婚常态化、普遍化的根源。
  讨 论
  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来看,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婚姻观总体上是乐观的,该群体的观念是成熟、理性的。虽然部分学生观念趋于开放、趋于物质化,也有少部分学生的婚姻观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总体上并未出现偏离。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减少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举措。因此对于其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方面都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婚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