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3版
西部地区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路径研究
在实践教育环节的机会受到一定影响,不易通过共建共享的形式集中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路径策略
  1、抓好党团组织阵地建设,讲好思政关键课程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在社会群体中有高质量、高素质的特点,而党团组织是青年学生聚集的重要政治平台,党团属活动阵地建设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阵地建设更为重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党建带团建是由共产党和共青团历史政治关系所形成,而且经过历史实践验证,是高校党团建设的一条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高校在落实党建带团建的实际过程中,存在例如党团员学生发展不积极、党团身份认同度不高、组织影响力下降、活动号召力不强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在思想、组织、队伍、作风和阵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建构好高校党团阵地建设工作的模式,充分把握好党团学生支部建设,发挥指引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课程,系统地讲好讲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结合师范院校特点,可以通过运用师生同讲一门思政课、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思政课堂小比赛等形式,不断提高师范类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感和认同度;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用科学理论培养时代新人,结合思政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注重民族地区特色特点,引导青年学生立鸿鹄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加强政策资金投入,提升思政教师队伍整体质量
  在高校培养学生过程中,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西部地区高校应争取政策倾斜及资金支持,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促进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高校应当从顶层设计中研究制定培训培养制度,建立健全新入职思政教师培训、日常工作和骨干提升培养体系,对于辅导员发展可参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内容,定期对辅导员进行思政基础知识、国际时事变化、管理教育社会心理学等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学生事务处理等多方面培训。校院两级都要创造条件组织工作人员加入到假期社会实践、观摩调研、学习深造、跟班挂职等提升项目当中,鼓励思政教师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增强工作实效性,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从而提高思政教师队伍水平,最终助力时代新人的培养过程。
  3、运用西部革命老区及乡村振兴资源,为时代新人注入新动能
  西部地区有大量的红色资源和乡村振兴示范点,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这部分资源,讲好西部地区的中国故事,既要有通过必修课堂教育、主题鲜明活动等显性教育,使青年学生在直接参与活动中接受教育;也要有通过日常工作等间接内隐的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中学习。前者内容更为系统、组织过程严密,后者润物于无声、教化于无形,但二者目标一致,形式互补。
  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好本地区校内外红色资源,持续深耕红色教育,在战役纪念园和烈士纪念碑等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的现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成立乡村振兴社、红色社团等,鼓励广大同学积极参与进来,组建师生宣讲团,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筑牢初心使命;充分运用好本校红色文化,讲好学校革命教师、扶贫教师等优秀教师与西部地区和学校的故事,传承好学校发展历程中的红色基因。通过组织师生参加红色展览、脱贫展览,创作以学校历史发展为主线的原创红色校史剧,组织丰富多样的党日团日活动,讲好共产党人以及历史校友追寻理想信念、延续红色传统、扎根祖国大地的故事,上好精彩生动的红色党史、校史教育、建设西部的思政课程。
  4、落实新时代“三全育人”方案,三维搭建协同育人新平台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工作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院和示范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培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特色示范学院,持续加快网络思政社区建设,加强管理建设,按规定的师生比配足思政理论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心理健康专任教师,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把握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0]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紧密围绕“大思政+全布局”的建设理念,组建“党政领导+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思政队伍,“专任教师+实验老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全员联动的教育局面,形成党政协同推进的育人工作机制。邀请校院领导走进思政讲堂授课,讲好开学思政第一课,组建完成“双带头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