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7版
贵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研究
  二是以重点单品带动助促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从原材料供给、企业实力、单品特色化、市场拓展前景、生态效益等方面制定重点单品遴选标准,并在全省选出几个重点单品培育和打造,全力突破产能提升,强力推进产业链变革。
  三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品牌创建。强化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培育、品牌融合、品牌保护,并以“维护现有特色农产品品牌,重点打造优势品牌,培育新型品牌”的思路不断拓展市场。
  四是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的行业龙头,培育一批上市企业,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
  4、切实加强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一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建设。强化标准化生产。完善企业加工管理体制,严格执行统一的加工工艺标准,避免加工产品差异化。强化安全生产、绿色生产。严格落实安全化、清洁化、绿色化加工的各项操作流程,严格执行相关惩处制度,倒逼企业主动求“绿”求“安”。
  二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提倡和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先进性、专属性的技术和工艺。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及成果运用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富能力建设。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保底分红、劳务收入、资产收益、二次分配、共享成长等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民更多参与到产业组织和产业链中,让农民更多更稳定地共享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增值收益。
  5、切实完善配套体系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相关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瞄准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并对实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助其提升加工经济效益。
  二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地依托行政服务大厅窗口、或设立相关门户网站为各类产业经营主体提供诸如支持政策、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公共服务,且尽量“一站式”服务到底。
  三是加强财政金融扶助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政府专项债、产业发展基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投入、多方参与的格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涉农金融服务,优先支持金融业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改造升级。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机制,拓宽财政补贴险种,落实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提高全省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四是加强要素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用地保障上予以特殊关照。贯彻落实五部门印发的《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要求,优化用地空间布局,简化用地手续,引导存量盘活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农产品加工业倾斜。推进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涉农企业入驻电商服务中心,建立电商服务平台、物流企业多方参与的联盟机制,构建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
  五是加强农产品加工监测考评体系建设。构建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专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工统计监测库,以更好地服务相关产业分析、谋划及预测。科学选定评价指标,建立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精深加工率和品牌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考评制度,并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
  (感谢贵州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领导对本文的指导,感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王红霞、赵琴、邓小海、张蕴锦等提供的基础资料!)
  注释
  ①十二大特色产业:指贵州省委确定的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药材、茶叶、石斛、生态畜牧业、竹、油茶、生态渔业、刺梨、辣椒等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省“十四五”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内部资料》,2021:1-7页。
  [2]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贵州省2022年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内部资料》,2022:4-11页。
  [3]《没有平原支撑,却在千沟万壑中构建了“高速公路平原”——贵州从交通之变看山乡巨变》,载《人民日报》,2023-3-12(15)。
  作者简介
  李华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