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6版
新时代下西部大学生党史知识学习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
观红色革命文化景点、参加社团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学习方式也都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家风教育也在西部大学生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43.2%的学生表示“自身从家人身上学习先进党史事迹”,通过家人讲述或家人以身垂范的方式使其深刻掌握党史脉络。在线上层面,红色文化短视频、纪录片等占有一定比重,但总体学习使用频率较低。在媒介使用层面以纸质媒体为主,视频媒体为辅。此外,调查发现西部大学生并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党史知识学习体系,对于“您是否认为学习党史知识需要构建知识体系?”“您是否在学习党史知识时制定了学习计划?”的问题,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学习党史知识需要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性的党史思维,但其并未在自身学习过程中进行过知识体系的构建。表现出目前在教育教学体系上,对于西部大学生党史知识学习层面,缺乏系统性、理论性思维的培养。
  西部大学生党史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体现
  1、学习内容重复,获取渠道单一
  被调查的23所高校均将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必须修满一定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证书,这一举措彰显了思政课在党史知识学习中的主阵地作用。但在其中有66.7%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学习内容存在重复和冗杂的现象。学生在各个平台和空间所接触的党史知识处于分散状态,经典党史知识被反复提及,而部分党史知识却不为人知,久而久之便形成党史学习的“知识茧房”,进而降低知识的覆盖广度,致使西部大学生在学习党史知识时的学习效率低下。此外西部大学生获取党史知识的渠道过于单一,大多仅局限在课堂空间环境中,学生常常被动地接受党史知识。对于利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党史知识学习的情况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2、教学过程呆板,缺乏学习兴趣
  在通过SPSS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相关分析之后,研究发现有73.3%的调查对象表示党史知识教学过程枯燥是使其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在西部高校教学过程的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四部分之间层层连接,但此类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教学课程,导致出现教学刻板、机械、呆滞等一系列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传播,在学生端没有形成良好的反馈。师生之间在整个党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良性的双向传播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党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度,并且影响学生内心对党史知识的学习接受程度。3、本地特色欠缺,实用性能不足
  西部地区地域广袤,各种人文风味因地而异。但在课程教学中,鲜有西部高校添加具有本地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高校依据本土的历史沿革和实际情况制定特色课程的现象较为少见。同时,68.6%的高校学生认为开展的党史知识学习活动实用性能不足,学生对于党史知识的认知也仅停留于知识理论的层面,并未向实践角度进行转化,学生学习党史知识的实际意义未彻底挖掘和激发。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工作量的缺乏以及教学实践理念的缺失都造成学生在党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只一味获取到书本知识,在经历理论学习之后,学生亟待通过实践对理论学习进行成果检验。
  新时代下西部大学生党史知识学习发展路径
  1、整合知识资源,拓展多样传播途径
  党史知识获取和学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协同参与。目前社会上已有的党史知识内容繁多,但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整理能力,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重复学习和无用学习的现象。西部高校作为党史知识传播的重要接口,需要对校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教研会议、学术探讨等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方面对党史知识做到精准应用和广泛覆盖。此外,要充分利用家庭空间,在社区、居委会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党史知识学习活动。同时,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丰富了党史知识多样传播途径,基于互联网的传输和保存能力,党史知识的作用得以拓宽,如何用好短视频、H5、Vlog等从传播技术、模式和内容等方面也为党史知识传播提供了新的选择。
  2、丰富教学方式,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当下西部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Z世代原住民。旧有的模式化涂鸦化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已经无法适应这一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任课教师需要把握好党史严肃性和权威性与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之间的平衡点,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通过系列微课、微电影、话剧展、剧本杀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进一步提升党史知识教学的亲和力。校园党团组织应通过时间线或故事线结合当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主题活动,借助于口号标语、专辑书刊、纪念仪式、陈列展览、影视作品等形式,讲活讲好党史知识。
  3、融入地方资源,深化主题实践教育自古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就是多民族生活的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