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8版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现状研究
——以太原XX大学为例 李婷婷
    太原理工大学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对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国内某一高校为例,共调研本科生样本880份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并以结构性访谈为辅助验证,对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的现状、明确具有关键影响作用的相关性因素,对于优化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路径,实现多方位协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1]法治思维是指人们以法治理念、价值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规范和方法来思考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内容。[2]具体说来,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规范性思维指一种价值判断,即作为社会公民的大学生在做出价值追求和行为选择前会以法律原则、规范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并尽可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
  2、公正性思维指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是公民形成法治思维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公平性规定,自觉追求社会正义,面对社会中的不公正事件,要敢于发出理性的声音,在公正性思维的影响下为社会公正贡献年轻力量。
  3、对等性思维指大学生理解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社会义务,权利和义务并非平衡,而是对等的。
  4、程序公正作为看得见的公正,在追求结果公正的目的性上更为直观,是结果公正的重要保证,也是主体程序性思维的重要体现。
  研究设计
  罗伯特·欧文认为:“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可见,环境对人的思维以及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力。[3]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其次,进一步深度探究主体生活环境与法治思维养成的相关性,通过明确法治思维不同方面与不同环境的具体相关关系为协同推进法治思维培育提供指向性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如下问题:(1)当前太原XX大学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2)验证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其生活环境状况的具体相关关系。
  (一)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针对于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与生活环境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通过问卷设计首先对当前样本所反映的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