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现状研究
表1:大学生法治思维现状与家庭生活环境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两个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一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家庭生活环境密切相关(H1)。二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高校法治宣传工作密切相关(H2)。
(二)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面向太原XX大学本科生,兼顾男女比例和专业大类比例,共计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880份,有效回收率为92.6%。通过问卷回收所检验的调查对象就家庭所在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家庭所在地为城镇的收回467份,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收回413份,比例相对持平。
(三)问卷信度分析
本次问卷设计中设置了一道量表题目用于辅助验证H2假设,并通过克朗巴哈α信度测量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测量。量表问题“您是否满意学校所举办的法治宣传活动”的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为0.906,因此,本次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具有可靠性、稳定性。
实证分析
(一)当前太原XX大学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
总的来看,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由调查数据可知,此次调查对象中,79.2%的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此外有10.45%的学生非常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这是近年来高校教育工作开展以及普法工作推进获得有效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的重要基础。从法治思维养成的标准来看,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公正性和对等性思维上的表现情况良好,其中,验证公正性思维的问题“您对标的额为一元钱的官司有何看法”中75.3%的学生认为是“追求公平正义的表现”。验证对等性思维的问题中“您知道您作为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应尽哪些义务吗”中91.3%的学生认为“知道,我的行为就是根据这个来定”总体上大学生在对等性和公平性思维上的表现良好。大学生法治思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法治思维是一种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属性的特殊意识,明确法律自由、秩序与正义的价值属性对主体正确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4]其工具理性意蕴于主体对法律的有效运用过程中。因此,法治思维要求主体既对法律有较高层次的认识,又要求主体在运用法律保护其权益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法律本身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调查显示,从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10.34%的学生并不了解基本法律知识,79.2%的学生了解一点基本法律知识,10.45%的学生非常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其次,根据问卷第九项“您的法律知识是否足够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设置的调查数据显示,仅17.6%的学生认为其掌握的法律知识足够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56.7%的学生认为“勉强一般”;近25.7%的学生表示“明显不够”。由此来看,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仍有缺口存在,进一步加强普法知识教育和法治思维培养仍然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推进的重要工作。
2、大学生规范性思维和程序性思维较为缺乏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设计和结构性访谈对大学生规范性思维和程序性思维现状进行了解,其中,问卷设置“您闯红灯的原因是”及“在遇到问题时,您是否会考虑程序之外的解决手段”两个问题进行调查;与此同时,通过结构性访谈对“考试作弊”这一话题进行辅助验证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看,67.84%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考虑程序之外的解决途径。这表明大学生程序性意识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调查者中有近47%的大学生有过闯红灯行为,且闯红灯的理由主要为事情比较着急、马路上并没有车辆行驶以及跟随闯红灯的人群一起。访谈结果也表明,近三成访谈对象承认自己有过考试作弊的行为。闯红灯、考试作弊等所反映的是主体对于规则的敬畏以及遵守情况,由此来看,大学生在规范性思维养成方面存在缺口,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假设验证
本文主要通过运用spss的相关性分析工具输出皮尔逊相关系数对以下两个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一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家庭生活环境密切相关(H1);二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高校法治宣传工作密切相关(H2)。
1、H1: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家庭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问卷设置四组相关性问题分别验证规范性、对等性、公正性和程序性思维,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得知:
由上述相关性验证可知,家庭作为大学生性格、习惯等养成的重要场所,大学生规范性思维、正义性思
两个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一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家庭生活环境密切相关(H1)。二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高校法治宣传工作密切相关(H2)。
(二)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面向太原XX大学本科生,兼顾男女比例和专业大类比例,共计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880份,有效回收率为92.6%。通过问卷回收所检验的调查对象就家庭所在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家庭所在地为城镇的收回467份,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收回413份,比例相对持平。
(三)问卷信度分析
本次问卷设计中设置了一道量表题目用于辅助验证H2假设,并通过克朗巴哈α信度测量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测量。量表问题“您是否满意学校所举办的法治宣传活动”的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为0.906,因此,本次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具有可靠性、稳定性。
实证分析
(一)当前太原XX大学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
总的来看,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由调查数据可知,此次调查对象中,79.2%的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此外有10.45%的学生非常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这是近年来高校教育工作开展以及普法工作推进获得有效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的重要基础。从法治思维养成的标准来看,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公正性和对等性思维上的表现情况良好,其中,验证公正性思维的问题“您对标的额为一元钱的官司有何看法”中75.3%的学生认为是“追求公平正义的表现”。验证对等性思维的问题中“您知道您作为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应尽哪些义务吗”中91.3%的学生认为“知道,我的行为就是根据这个来定”总体上大学生在对等性和公平性思维上的表现良好。大学生法治思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法治思维是一种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属性的特殊意识,明确法律自由、秩序与正义的价值属性对主体正确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4]其工具理性意蕴于主体对法律的有效运用过程中。因此,法治思维要求主体既对法律有较高层次的认识,又要求主体在运用法律保护其权益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法律本身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调查显示,从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10.34%的学生并不了解基本法律知识,79.2%的学生了解一点基本法律知识,10.45%的学生非常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其次,根据问卷第九项“您的法律知识是否足够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设置的调查数据显示,仅17.6%的学生认为其掌握的法律知识足够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56.7%的学生认为“勉强一般”;近25.7%的学生表示“明显不够”。由此来看,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仍有缺口存在,进一步加强普法知识教育和法治思维培养仍然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推进的重要工作。
2、大学生规范性思维和程序性思维较为缺乏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设计和结构性访谈对大学生规范性思维和程序性思维现状进行了解,其中,问卷设置“您闯红灯的原因是”及“在遇到问题时,您是否会考虑程序之外的解决手段”两个问题进行调查;与此同时,通过结构性访谈对“考试作弊”这一话题进行辅助验证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看,67.84%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考虑程序之外的解决途径。这表明大学生程序性意识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调查者中有近47%的大学生有过闯红灯行为,且闯红灯的理由主要为事情比较着急、马路上并没有车辆行驶以及跟随闯红灯的人群一起。访谈结果也表明,近三成访谈对象承认自己有过考试作弊的行为。闯红灯、考试作弊等所反映的是主体对于规则的敬畏以及遵守情况,由此来看,大学生在规范性思维养成方面存在缺口,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假设验证
本文主要通过运用spss的相关性分析工具输出皮尔逊相关系数对以下两个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一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家庭生活环境密切相关(H1);二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高校法治宣传工作密切相关(H2)。
1、H1: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现状与家庭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问卷设置四组相关性问题分别验证规范性、对等性、公正性和程序性思维,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得知:
由上述相关性验证可知,家庭作为大学生性格、习惯等养成的重要场所,大学生规范性思维、正义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