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康复志愿服务社区路径探析
是志愿服务形式单一。志愿者以慰问帮助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安全维护和劳动服务等为主,形式单一,服务层次较低。四是志愿服务体系单一。大多是某一机构或某一行业群体开展志愿服务,缺乏多部门联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机构与社区联合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不够。五是志愿服务缺乏长效机制。很少形成长期、稳定的社区志愿服务。
高校志愿服务与社区康复开展现状
(一)高校志愿服务开展现状
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一年后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我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由此诞生,而高校学生成为青年志愿者的主体。当前,在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各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环节,加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志愿服务工作也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8]
大学生专业性强,个人素质高,在校团委、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在志愿服务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往往能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某些难题。高校志愿服务也存在学校重视不足,学生参与少;志愿服务内容与学生专业不对口,学生兴趣不足;服务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志愿服务队伍人员流动性大,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
(二)社区康复开展现状
康复医学以消除和减轻病人机体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功能缺失为目的,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康复医学事业是20世纪80年代后引入国外“功能导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理念而建立的新兴学科。与临床医学不同,康复医学以解决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为目的。康复服务不仅仅在临床,社区和家庭在疾病的预防和慢性病管理中更需要专业的指导。当前,我国在社区开展康复治疗的专业人员缺乏,场地不够,设备数量少,种类不全等,严重影响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9]
高校康复志愿服务社区对策
由高校康复专业的师生组成“康复志愿队”,针对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开展康复服务,从志愿者的专业性和志愿服务的质量都有较好的保障。要做到服务效率高,服务质量好,服务长效,必须要从志愿服务管理、服务形式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形成良好而有效的机制。
(一)志愿服务队伍的组建
在高校团委、实践教学管理处等行政机构的直接领导下,选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师生,组建“康复志愿队”。志愿队应奉行“大医精诚、乐于奉献”的专业精神,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和健全的管理体制。志愿队应由1-2名专业教师为领队,在学生中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和招募,学生自愿加入。高年级学生已学习了专业课程,参加了临床实践,为保证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高年级(大三和大四)学生应不低于二分之一。老生带新生,形成传-帮-带、长效化的志愿服务。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与指导,志愿队内部进行志愿服务态度和水平评估,包括考勤、专业技能的开展、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等;外部进行服务对象反馈评价,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服务效果,相关意见和建议等,确保康复志愿服务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
(二)志愿者专业化培训
为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由专业教师对志愿者开展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人际沟通和专业技能,使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管理、执行过程中不断拓展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根据每次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10]志愿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社区康复》《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课程内容,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常用康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是要强调各类疾病康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学生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专业教师可通过线下或线上指导,规范操作,预防意外的发生。为确保康复服务的绝对安全,对复杂性、难度高或学生不熟悉的疾病治疗与康复不开展志愿服务。
(三)志愿服务形式多元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形式也应多元化。运用互联网,形成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社区志愿服务,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现场康复志愿服务:与社区管理中心协调,定期、定点在社区内为居民开展康复治疗和康复指导,宣传健康管理知识,形成稳定长效服务。为残疾和严重功能障碍的病人提供上门康复志愿服务,并为家属讲解居家康复和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互联网+”社区康复志愿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康复志愿服务平台,将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推送到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社区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高效、快速、精准开展康复服务。另外,受新冠疫情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影响,线下志愿服务可能会中断,线上志愿服务形成有力补充,保证志愿服务的延续性。
高校志愿服务与社区康复开展现状
(一)高校志愿服务开展现状
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一年后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我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由此诞生,而高校学生成为青年志愿者的主体。当前,在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各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环节,加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志愿服务工作也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8]
大学生专业性强,个人素质高,在校团委、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在志愿服务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往往能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某些难题。高校志愿服务也存在学校重视不足,学生参与少;志愿服务内容与学生专业不对口,学生兴趣不足;服务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志愿服务队伍人员流动性大,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
(二)社区康复开展现状
康复医学以消除和减轻病人机体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功能缺失为目的,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康复医学事业是20世纪80年代后引入国外“功能导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理念而建立的新兴学科。与临床医学不同,康复医学以解决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为目的。康复服务不仅仅在临床,社区和家庭在疾病的预防和慢性病管理中更需要专业的指导。当前,我国在社区开展康复治疗的专业人员缺乏,场地不够,设备数量少,种类不全等,严重影响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9]
高校康复志愿服务社区对策
由高校康复专业的师生组成“康复志愿队”,针对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开展康复服务,从志愿者的专业性和志愿服务的质量都有较好的保障。要做到服务效率高,服务质量好,服务长效,必须要从志愿服务管理、服务形式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形成良好而有效的机制。
(一)志愿服务队伍的组建
在高校团委、实践教学管理处等行政机构的直接领导下,选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师生,组建“康复志愿队”。志愿队应奉行“大医精诚、乐于奉献”的专业精神,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和健全的管理体制。志愿队应由1-2名专业教师为领队,在学生中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和招募,学生自愿加入。高年级学生已学习了专业课程,参加了临床实践,为保证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高年级(大三和大四)学生应不低于二分之一。老生带新生,形成传-帮-带、长效化的志愿服务。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与指导,志愿队内部进行志愿服务态度和水平评估,包括考勤、专业技能的开展、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等;外部进行服务对象反馈评价,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服务效果,相关意见和建议等,确保康复志愿服务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
(二)志愿者专业化培训
为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由专业教师对志愿者开展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人际沟通和专业技能,使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管理、执行过程中不断拓展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根据每次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10]志愿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社区康复》《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课程内容,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常用康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是要强调各类疾病康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学生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专业教师可通过线下或线上指导,规范操作,预防意外的发生。为确保康复服务的绝对安全,对复杂性、难度高或学生不熟悉的疾病治疗与康复不开展志愿服务。
(三)志愿服务形式多元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形式也应多元化。运用互联网,形成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社区志愿服务,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现场康复志愿服务:与社区管理中心协调,定期、定点在社区内为居民开展康复治疗和康复指导,宣传健康管理知识,形成稳定长效服务。为残疾和严重功能障碍的病人提供上门康复志愿服务,并为家属讲解居家康复和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互联网+”社区康复志愿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康复志愿服务平台,将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推送到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社区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高效、快速、精准开展康复服务。另外,受新冠疫情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影响,线下志愿服务可能会中断,线上志愿服务形成有力补充,保证志愿服务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