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7版
高校康复志愿服务社区路径探析
牛育鸿 周晓丽 崔 沐 白 燕 冯 昊 贾丽晔
◎2022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陕社科联〔2022〕41号)
  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在高校育人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社区居民对健康的需求量大、要求提高,而社区卫生机构建制小、服务有限,尤其是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各类慢性病、老年病以及各种意外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指导。高校康复专业师生组建“康复志愿队”,为社区居民开展专业的疾病康复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要使志愿服务高质量、长期开展,必须要从志愿服务管理、服务形式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形成良好而有效的机制。 

  近年来,社区志愿服务开展不断深入,在基层服务中的地位逐步显现,成为现代社区服务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需求日趋增加,各类老年病、慢性病、意外导致的机体功能损伤在临床早期治疗后,更多的是在病人回归家庭、社会过程中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指导。为此,由高校康复专业师生组建的“康复志愿队”进社区开展康复志愿服务中既能满足社区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又能拓宽学生的社会实践视野,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
  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与现状
  (一)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沿革
  志愿服务是个人作为志愿者自愿参与社会服务,无偿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国的志愿服务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截至2022年8月,我国在册的志愿者有2.24亿人,志愿队伍有128万个,志愿项目总数达943万个,涵盖卫生健康、环境保护、交通引导等22个服务类别。[1]志愿服务开展时间短,发展迅速,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在社区内自愿开展的无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文化宣传、扶贫济困、帮老助残、扶幼羸弱、健康服务等。它的主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不仅彰显人文精神,也成为政府和市场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有力补充。我国社区志愿服务起自20世纪80年代,虽然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内容也不断丰富,但是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2]
  (二)志愿服务的政策支持
  志愿服务自开始以来,不断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2008年10月,中央文明委发布《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指出: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公益性为首,无偿、利他、自愿服务于社会,明确了我国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2017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关于志愿服务的法规《志愿服务条例》,以保障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组织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4]志愿服务有法可依,发展不断规范。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治理方式创新的重要环节。[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明确了对志愿服务的要求。[6]“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强化了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健全志愿服务体系”。[7]
  (三)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在短短三十年内规模不断壮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志愿者知识层次不齐。志愿者来自社会各阶层,知识层次高低不齐,具有高水平专业背景的志愿者较少。二是志愿者来源单一。志愿者大多来自社区内部,仅参与解决自己社区出现的急迫问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