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0版
协同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陈见炜 李 阳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长安大学)专项课题“协同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200323)
◎2020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少年发展研究专项)“当代思潮对陕西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0ZX21)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责任。分析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在协同育人视域下,通过加强理论教育、营造团结氛围、注重课外实践、强化网络监管等路径,切实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文化自信,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肩负推动国家振兴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通过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国认同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思辨能力,并通过实际行动将精神动力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助力民族复兴梦想的早日实现。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内容
  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在对中华文化具有整体认知的状况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对个人道德品质、文化修为的塑造养成意义重大。
  2、对革命文化的自信
  革命文化在启蒙与救亡中孕育,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成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进行自我革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品质,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的文化创造,是对中华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精神法宝,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4、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自信
  少数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本民族文化,有能歌善舞的优秀文艺,如蒙古长歌、侗族大歌等;有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如彝海结盟后组建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有保家卫国的英雄模范,如坚持抗日的回民支队、为国巡边的卓嘎、央宗姐妹等。这些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必要性
  国家或社会往往由各群体组成,群体间的文化教育、经济状况、情感认同存在显著差异,这决定了不同群体具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而某些特殊群体起着推动社会精神繁荣和促进公民道德提升的重要作用。[2]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分子,肩负着大学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使命和促进民族团结和本民族发展的特殊使命,因此必须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增强其做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1、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现实需要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