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实现需要靠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一代代青年人脚踏实地、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化作为国家发展、民族延续的精神支撑,能够在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注定是极不平凡的,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其实现凝神聚气。
2、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漫漫历史中逐渐融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平等团结、守望相助、共同繁荣是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础,是国家蓬勃发展的优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度融入多元社会、是深刻体会文化差异的亲历者,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使者。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推动汉族与少数民族加深认识、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
3、是掌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迫切需要
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迭起之际,为打造西方文化一元主导的文化格局,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输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企图消减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制造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矛盾对抗。其主要目标群体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此,高校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力度和效果,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迫切要求。
4、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培养必须围绕时代所急、国家所需。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运动的主题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必须围绕“堪当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展开。强化其文化自信的培育,就是帮助他们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实践能力,以便能够挺立时代潮头,有所作为。[3]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的困境
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现状,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调查问卷并发放,共计回收335份有效问卷。通过分析发现,超过六成受访者所在高校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调查发现,受访者多数能够自觉接受文化自信培育相关理论学习,但在提高认同感、接受度等方面面临困境。
1、学生个体认知差异影响认同度
受教育者个体认知差异往往对所学内容的认同感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群体意识和能力同样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到新环境生活、就学后,往往产生对母体文化的高度自觉,这可能会影响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排斥等心理,如若没有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常常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坚定文化自信的迷惑和不解,甚至可能出现心理障碍等棘手问题。
2、社会文化传统差异影响接受度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产生于其民族生产实践,并影响着本群体的意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由于受长期熏陶,本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往往根深蒂固,并且在思想、行为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部分少数民族世代聚居偏远,与现代文明交流的时间短、接触面小,因此民族学生在接触其他民族文化时,往往加大其适应及接受难度。
3、内容方法选择失当影响培育质效
在落实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案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合理选择,能极大程度提升培育效果。在问卷调查中67.2%的受访者认为“内容枯燥乏味”是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50.7%的受访者认为“方式方法单一”直接影响文化自信培育的效果。因此,如何合理选择内容方法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因素。
协同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实现路径
所谓协同育人即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培养主体的协同配合,以及课堂教学、实践锻炼、校园文化活动等培养平台的协同运用,实现培养效果最大化的育人模式。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同样应该注重多方协同,以提质增效。
1、工作思路
其一,“家校共育”,形成文化育人合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和学校都是教育者,二者不仅要一致行动,更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同样应该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渠道,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和日常动态。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也要取得学生家庭的配合,因人而异,精准发力,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其二,“校社协同”,打造文化育人场域。文化自信培育不仅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要掌握积极践行文化自信的能力和水平,这就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既要通过课程改革打造培育文化自信的育人课堂,同时也要联合社会,利用多方资源,打造可供
2、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漫漫历史中逐渐融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平等团结、守望相助、共同繁荣是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础,是国家蓬勃发展的优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度融入多元社会、是深刻体会文化差异的亲历者,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使者。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推动汉族与少数民族加深认识、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
3、是掌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迫切需要
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迭起之际,为打造西方文化一元主导的文化格局,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输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企图消减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制造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矛盾对抗。其主要目标群体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此,高校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力度和效果,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迫切要求。
4、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培养必须围绕时代所急、国家所需。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运动的主题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必须围绕“堪当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展开。强化其文化自信的培育,就是帮助他们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实践能力,以便能够挺立时代潮头,有所作为。[3]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的困境
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现状,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调查问卷并发放,共计回收335份有效问卷。通过分析发现,超过六成受访者所在高校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调查发现,受访者多数能够自觉接受文化自信培育相关理论学习,但在提高认同感、接受度等方面面临困境。
1、学生个体认知差异影响认同度
受教育者个体认知差异往往对所学内容的认同感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群体意识和能力同样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到新环境生活、就学后,往往产生对母体文化的高度自觉,这可能会影响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排斥等心理,如若没有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常常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坚定文化自信的迷惑和不解,甚至可能出现心理障碍等棘手问题。
2、社会文化传统差异影响接受度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产生于其民族生产实践,并影响着本群体的意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由于受长期熏陶,本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往往根深蒂固,并且在思想、行为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部分少数民族世代聚居偏远,与现代文明交流的时间短、接触面小,因此民族学生在接触其他民族文化时,往往加大其适应及接受难度。
3、内容方法选择失当影响培育质效
在落实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案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合理选择,能极大程度提升培育效果。在问卷调查中67.2%的受访者认为“内容枯燥乏味”是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50.7%的受访者认为“方式方法单一”直接影响文化自信培育的效果。因此,如何合理选择内容方法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因素。
协同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实现路径
所谓协同育人即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培养主体的协同配合,以及课堂教学、实践锻炼、校园文化活动等培养平台的协同运用,实现培养效果最大化的育人模式。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同样应该注重多方协同,以提质增效。
1、工作思路
其一,“家校共育”,形成文化育人合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和学校都是教育者,二者不仅要一致行动,更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同样应该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渠道,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和日常动态。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也要取得学生家庭的配合,因人而异,精准发力,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其二,“校社协同”,打造文化育人场域。文化自信培育不仅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要掌握积极践行文化自信的能力和水平,这就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既要通过课程改革打造培育文化自信的育人课堂,同时也要联合社会,利用多方资源,打造可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