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带动汶川乡村振兴
杨梅组织的来料加工工作带领汶川全县甚至周边县的数千羌藏妇女脱贫致富
实践乡村振兴的第三空间;成都店是城市概念店,是古老非遗技艺与都市生活的对接探索;九寨店是茶祥子与大型央企合作,探索非遗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科学前景。
2022年年底,茶祥子金银花非遗体验馆在映秀镇游客最集中的莞香广场亮相,主要向游客展示古老的羌族金银花文化。“这是茶祥子从单纯制茶坊向茶文化传播者拓展的尝试。”蒋维明说。
蒋维明未来的目标,是要聚焦金银花这个药食同源的植物,为金银花茶产业探索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之路,使“汶川金银花”作为区域性公共品牌,真正成为城里人的“健康花”,老百姓的“致富花”。
羌绣民族元素实现创意性转化
今年三八妇女节,汶川县七盘沟来料加工致富工坊总部和浙江驻汶川工作队联合举办“浙川情·长汶亲·巾帼绽芳华”主题活动,来料加工致富工坊的女职工100余人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
这些女职工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过去在当地几乎找不到工作,如今一个个脸上洋溢着自信、欢快的笑容。总部负责人杨梅越看心里越高兴,因为这种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让乡亲们务农、务工两不误,家庭妇女带娃、增收两不误的景象,与她最初的设想是相吻合的。
同样是农村出身的杨梅,最希望看到的是和她的祖母、母亲一样的农村家庭妇女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就会相应提高,乡村的社会风气也会随之明显改善。
1993年,21岁的杨梅刚从学校毕业,就跟着师父杨华珍开始学习刺绣。但她压根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藏羌刺绣的非遗传承人,而且还能凭着这项技艺,带领着全县甚至周边县的数千羌藏妇女脱贫致富。
前段时间,杨梅安排三江镇主要的技术人员到县城附近的七盘沟工业园来料加工总部培训学习。“毕竟是按量来计算工资的,熟练了才能多挣钱嘛。”据杨梅介绍,汶川当地人习惯以绵虒镇为界,将镇北区域称为上片区,镇南区域称为下片区。“我们的民族刺绣只有上片区人才会绣,三江镇所在的下片区主要是搞生产,他们只能依赖代加工产品才能有收益。”这是杨梅着急培训三江镇技术人员的原因。
2月26日,杨梅发了一条朋友圈:“国际展览中心曾经是我带着我的产品经常去的地方,今天居然迷路了。”2018年6月底,杨梅第一次到浙江省义乌市的国际展览中心参加东西部协作交流,此后这里就成了她常去的地方。
“当时我正在杭州的美院学习,接到县投资博览局的电话时,还想着应该让年轻人去。”2018年以前,杨梅已经在经营一个家庭式的作坊,主要是将羌绣等当地土特产向外地销售推广。她自费在美院学习期间,开始参与东西部协作,由此为她打开了人生的另一个开端。
从2015年开始,义乌市与汶川县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援建城市。义乌市提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汶川实际,经过三年实践与摸索后,于2018年推出以“市场+电商+物流+加工贸易+X”为方式的特色帮扶方式。
据悉,汶川县在全县各乡镇组织了32个对来料加工有兴趣的人去浙江,义乌方面找来50多个企业进行对接。考虑到家乡的人基本上都是零基础、无技术,杨梅选择了做胸花和无痕短裤这两个最简单的项目。2018年9月,杨梅的羌风羌韵羌绣合作社与义乌小商品市场两位老板成功签订第一单800万元的来料加工合同。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乡亲觉得加工一条内裤只有几毛钱,挣不了多少钱。而来料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至少需要组织一支2000人的加工队伍才敢发货,这也是义乌方面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汶川县政府组织乡镇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有些村民尝试着接了一些活,觉得收入还可观,慢慢地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据杨梅介绍,汶川县没有收入的村民占比很大,除了水果季节之外,村民们的空闲时间很多,特别是家庭主妇。经过几年摸索,现在有一部分离车间近的妇女可以在加工厂做活,另一部分家里实在走不开的家庭主妇,可以拿一些绣品或者加工品在家里做。“我们这里残疾人比较多,特别是腿部有残疾的,没有家人陪伴来
实践乡村振兴的第三空间;成都店是城市概念店,是古老非遗技艺与都市生活的对接探索;九寨店是茶祥子与大型央企合作,探索非遗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科学前景。
2022年年底,茶祥子金银花非遗体验馆在映秀镇游客最集中的莞香广场亮相,主要向游客展示古老的羌族金银花文化。“这是茶祥子从单纯制茶坊向茶文化传播者拓展的尝试。”蒋维明说。
蒋维明未来的目标,是要聚焦金银花这个药食同源的植物,为金银花茶产业探索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之路,使“汶川金银花”作为区域性公共品牌,真正成为城里人的“健康花”,老百姓的“致富花”。
羌绣民族元素实现创意性转化
今年三八妇女节,汶川县七盘沟来料加工致富工坊总部和浙江驻汶川工作队联合举办“浙川情·长汶亲·巾帼绽芳华”主题活动,来料加工致富工坊的女职工100余人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
这些女职工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过去在当地几乎找不到工作,如今一个个脸上洋溢着自信、欢快的笑容。总部负责人杨梅越看心里越高兴,因为这种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让乡亲们务农、务工两不误,家庭妇女带娃、增收两不误的景象,与她最初的设想是相吻合的。
同样是农村出身的杨梅,最希望看到的是和她的祖母、母亲一样的农村家庭妇女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就会相应提高,乡村的社会风气也会随之明显改善。
1993年,21岁的杨梅刚从学校毕业,就跟着师父杨华珍开始学习刺绣。但她压根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藏羌刺绣的非遗传承人,而且还能凭着这项技艺,带领着全县甚至周边县的数千羌藏妇女脱贫致富。
前段时间,杨梅安排三江镇主要的技术人员到县城附近的七盘沟工业园来料加工总部培训学习。“毕竟是按量来计算工资的,熟练了才能多挣钱嘛。”据杨梅介绍,汶川当地人习惯以绵虒镇为界,将镇北区域称为上片区,镇南区域称为下片区。“我们的民族刺绣只有上片区人才会绣,三江镇所在的下片区主要是搞生产,他们只能依赖代加工产品才能有收益。”这是杨梅着急培训三江镇技术人员的原因。
2月26日,杨梅发了一条朋友圈:“国际展览中心曾经是我带着我的产品经常去的地方,今天居然迷路了。”2018年6月底,杨梅第一次到浙江省义乌市的国际展览中心参加东西部协作交流,此后这里就成了她常去的地方。
“当时我正在杭州的美院学习,接到县投资博览局的电话时,还想着应该让年轻人去。”2018年以前,杨梅已经在经营一个家庭式的作坊,主要是将羌绣等当地土特产向外地销售推广。她自费在美院学习期间,开始参与东西部协作,由此为她打开了人生的另一个开端。
从2015年开始,义乌市与汶川县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援建城市。义乌市提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汶川实际,经过三年实践与摸索后,于2018年推出以“市场+电商+物流+加工贸易+X”为方式的特色帮扶方式。
据悉,汶川县在全县各乡镇组织了32个对来料加工有兴趣的人去浙江,义乌方面找来50多个企业进行对接。考虑到家乡的人基本上都是零基础、无技术,杨梅选择了做胸花和无痕短裤这两个最简单的项目。2018年9月,杨梅的羌风羌韵羌绣合作社与义乌小商品市场两位老板成功签订第一单800万元的来料加工合同。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乡亲觉得加工一条内裤只有几毛钱,挣不了多少钱。而来料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至少需要组织一支2000人的加工队伍才敢发货,这也是义乌方面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汶川县政府组织乡镇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有些村民尝试着接了一些活,觉得收入还可观,慢慢地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据杨梅介绍,汶川县没有收入的村民占比很大,除了水果季节之外,村民们的空闲时间很多,特别是家庭主妇。经过几年摸索,现在有一部分离车间近的妇女可以在加工厂做活,另一部分家里实在走不开的家庭主妇,可以拿一些绣品或者加工品在家里做。“我们这里残疾人比较多,特别是腿部有残疾的,没有家人陪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