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带动汶川乡村振兴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汶川的羊皮鼓舞曾多次到北京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
如今的羊皮鼓舞已演变为民间舞蹈,形式更为自由,舞蹈语言也更为丰富。近几年,为了复兴非遗项目,汶川在各种逢喜庆节日或活动中,如一年一度的大禹文化节、羌历新年等,都会由释比带队表演羊皮鼓舞。赵家老屋里整齐摆放着各种乐器,如唢呐、羌锣、钵、羊皮鼓等等,都是赵家人表演时必备的乐器。这些乐器也是耶格从小熟悉的“玩具”。
赵俊成从广东回到汶川后,才发现自己从小就参与年俗、羊皮鼓舞、羌笛这些过去只有回到山寨过节参与的仪式,已经成了他和家人能谋生的另一个来源。“有些游客对羌文化感兴趣,就会请我们去表演,收费是按人数多少来定的。”
文化归属感是活态保护的核心
作为国家羌文化生态保护区,汶川县政府在威州镇成立了6个非遗项目传习所。赵俊成和家人一边从事中医推拿理疗工作,一边参加各类非遗文化展演活动。让赵俊成最高兴的是参加政府组织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到学校为学生们教授羌笛、唢呐等技艺。看到有许多孩子跟小耶格一样,对非遗文化有浓厚兴趣,赵俊成深受鼓舞,对传承发展羌族文化有了更大的信心。
记者了解到,汶川县中小学生基本都参与到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学习羌语、羌族刺绣、禹的传说、羊皮鼓舞等传统文化、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知识。
2008年地震过后,汶川县政府依托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力量,启动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2009年5月起,汶川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项,省级名录项目7项,州级235项,公布了六批县级非遗项目共10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11人,州级29人,县级135人。其中“羌年(民俗)”还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在汶川新城建设过程中,县政府通过保护姜维城、布瓦黄土碉楼、红军长征遗址、石刻标语、羌寨民居等受到地震次生灾害破坏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古羌文化、大禹文化、大爱文化、熊猫文化、红色文化五类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归类建档管理,分级保护。各级政府还在民间重点保护羌语、史诗、神话传说、歌谣谚语、船棺葬、宗教仪式、羌笛等起源文化资源,提倡乡镇及村级组织保护面临断代的转山会、丰收舞等生产生活习俗、节庆礼仪等。还为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提供条件,提高传承人的经费资助,划拨一定经费用于传承接班人的培养。
特别是在释比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汶川县政府打破体系、师门、地域划分,将所有释比培养的弟子集中到一起,由政府非遗保护中心聘请释比统一上课。
随着短视频传播时代的到来,2022年汶川县文化旅游局分别以洋芋糍粑、羌族口弦、藏羌剪纸等传承人为拍摄对象,拍摄并制作非遗宣传片,经视频号“熊猫家园康养汶川”推广传播,后又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政府部门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唤醒群众的文化保护自觉,让民众主动参与到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中来。在保护中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重视实效,实现文化生态的“活态传承”。
记者通过调研采访深深感受到,要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让非遗项目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保护,就必须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乡村振兴离不开当地深厚的自然、文化资源条件,根植于乡村的非遗项目,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
传统的非遗文化和发展形式,如果与当下生活脱轨,就会逐渐沦为鲜为人知的状态。有些非遗项目可以创造出一系列受大众欢迎的生活用品,让非遗以现代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杨梅和她的羌绣产品就是成功的例子。不过,也有一些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还是过于单一,政府部门还需创新思路,寻找和培育更多类似羌绣这样的产业。
以羌年、羊皮鼓舞、释比的保护为例,为什么会出现耶格这样的孩子?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让他具备了文脉相传的能力。从旅游角度来说,独特新鲜的民俗文化才更有吸引力。耶格的出现,让国内外观众看到了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要实现对非遗项目的活态保护,必须坚持共享原则,让乡村文化的主体即乡民能够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这就要求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而自媒体时代的开放式传播平台,对实现这样的传承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同时,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实践中,也应将本民族原生元素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传习民族技艺,让年青一代既成为非遗传承者,也能从中受益,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长久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部分图片由茶祥子、杨梅和汶川县文旅局提供,在此一并致谢!)
如今的羊皮鼓舞已演变为民间舞蹈,形式更为自由,舞蹈语言也更为丰富。近几年,为了复兴非遗项目,汶川在各种逢喜庆节日或活动中,如一年一度的大禹文化节、羌历新年等,都会由释比带队表演羊皮鼓舞。赵家老屋里整齐摆放着各种乐器,如唢呐、羌锣、钵、羊皮鼓等等,都是赵家人表演时必备的乐器。这些乐器也是耶格从小熟悉的“玩具”。
赵俊成从广东回到汶川后,才发现自己从小就参与年俗、羊皮鼓舞、羌笛这些过去只有回到山寨过节参与的仪式,已经成了他和家人能谋生的另一个来源。“有些游客对羌文化感兴趣,就会请我们去表演,收费是按人数多少来定的。”
文化归属感是活态保护的核心
作为国家羌文化生态保护区,汶川县政府在威州镇成立了6个非遗项目传习所。赵俊成和家人一边从事中医推拿理疗工作,一边参加各类非遗文化展演活动。让赵俊成最高兴的是参加政府组织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到学校为学生们教授羌笛、唢呐等技艺。看到有许多孩子跟小耶格一样,对非遗文化有浓厚兴趣,赵俊成深受鼓舞,对传承发展羌族文化有了更大的信心。
记者了解到,汶川县中小学生基本都参与到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学习羌语、羌族刺绣、禹的传说、羊皮鼓舞等传统文化、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知识。
2008年地震过后,汶川县政府依托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力量,启动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2009年5月起,汶川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项,省级名录项目7项,州级235项,公布了六批县级非遗项目共10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11人,州级29人,县级135人。其中“羌年(民俗)”还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在汶川新城建设过程中,县政府通过保护姜维城、布瓦黄土碉楼、红军长征遗址、石刻标语、羌寨民居等受到地震次生灾害破坏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古羌文化、大禹文化、大爱文化、熊猫文化、红色文化五类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归类建档管理,分级保护。各级政府还在民间重点保护羌语、史诗、神话传说、歌谣谚语、船棺葬、宗教仪式、羌笛等起源文化资源,提倡乡镇及村级组织保护面临断代的转山会、丰收舞等生产生活习俗、节庆礼仪等。还为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提供条件,提高传承人的经费资助,划拨一定经费用于传承接班人的培养。
特别是在释比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汶川县政府打破体系、师门、地域划分,将所有释比培养的弟子集中到一起,由政府非遗保护中心聘请释比统一上课。
随着短视频传播时代的到来,2022年汶川县文化旅游局分别以洋芋糍粑、羌族口弦、藏羌剪纸等传承人为拍摄对象,拍摄并制作非遗宣传片,经视频号“熊猫家园康养汶川”推广传播,后又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政府部门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唤醒群众的文化保护自觉,让民众主动参与到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中来。在保护中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重视实效,实现文化生态的“活态传承”。
记者通过调研采访深深感受到,要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让非遗项目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保护,就必须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乡村振兴离不开当地深厚的自然、文化资源条件,根植于乡村的非遗项目,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
传统的非遗文化和发展形式,如果与当下生活脱轨,就会逐渐沦为鲜为人知的状态。有些非遗项目可以创造出一系列受大众欢迎的生活用品,让非遗以现代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杨梅和她的羌绣产品就是成功的例子。不过,也有一些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还是过于单一,政府部门还需创新思路,寻找和培育更多类似羌绣这样的产业。
以羌年、羊皮鼓舞、释比的保护为例,为什么会出现耶格这样的孩子?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让他具备了文脉相传的能力。从旅游角度来说,独特新鲜的民俗文化才更有吸引力。耶格的出现,让国内外观众看到了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要实现对非遗项目的活态保护,必须坚持共享原则,让乡村文化的主体即乡民能够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这就要求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而自媒体时代的开放式传播平台,对实现这样的传承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同时,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实践中,也应将本民族原生元素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传习民族技艺,让年青一代既成为非遗传承者,也能从中受益,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长久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部分图片由茶祥子、杨梅和汶川县文旅局提供,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