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1版
艺术乡创:一场乡村振兴的汶川实验
    汶川乡创街

的创新发展。
  3月28日,四川省阿坝州副州长、汶川县委书记李建军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的中国式现代化分论坛上表示,汶川创新实施“艺术乡创”引领行动,引入“艺术村长”驻村,融合民族文化,打造《希望的羌山》《乡村的诗》等创意展示场景,让人居环境艺术化、产业体系艺术化、劳动过程艺术化、生活方式艺术化和乡村治理艺术化,扮靓乡村舞台、擦亮乡土底色,绘就“秀美”“善美”“淳美”的汶川乡村新画卷。
  看见汶川,艺术赋能,一树一花、农田泥土、传统习俗皆为艺术,开拓出一条让美术设计改变乡村、艺术扮靓乡村、文化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的崭新道路。
  给乡村传递艺术的内核
  “小溪是蓝色的/天空也是蓝色的/但它们不是诗/大自然才是真正的诗——”这是汶川县水磨镇八一小学的孩子们参加“在云朵上写诗”活动过程中写出的诗句。
  孩子们写的系列诗歌被制作在明信片和T恤上,成了2022年11月汶川县举办的首届汶创HUI即第二届数字国际熊猫节中的最引人注目的文创品。
  乡村的孩子们第一次跳出书本、教室的框架,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发现、鉴赏和表达乡村诗意。大人们也意识到,这次诗歌创造培养出的美学意识,对孩子们的影响会很深远。
  按照政府计划,到2022年年底,汶川全县启动艺术特色村镇培育计划,通过“县支持、镇落实、村呈现”的“艺术乡创”工作架构体系,形成“艺术乡创”的普遍共识和浓厚氛围。
  汶川作为进入川西的第一站,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羌民族文化特色保存完整,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构成了全域皆可游、处处皆景点的状态。近几年,汶川县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五年四次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汶川除了本身散发的强烈符号外,还以大熊猫、大禹故里、大遗址、大健康等旅游符号吸引着境内外游客,很多村子都成了成渝城市圈中的网红景点。
  如何能为这座云朵上的文旅小城寻找到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汶川人想到了乡村艺术。
  赋能的通俗意思,是通过某种手段使其获得某种能力。汶川县举办这次汶创HUI和数字国际熊猫节,就是想通过引入外部艺术创作力量,挖掘、展现乡村艺术潜力,给乡村传递艺术的内核,使得乡村振兴从资源推动进入自我创新、创意的新阶段,让汶川的乡村富起来、美起来、雅起来。
  记者了解到,伴随着汶创HUI的全面启动,汶川将在未来五年里,以“惠”集创意、“荟”萃精英、“汇”聚资源以及五年智“慧”成果,打造创新型汶川。深度挖掘汶川企创、校创、乡创、社创、文创内涵,培育个性化“汶创”品牌。其中乡创作为乡村振兴对接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激活乡野源创力、提升乡村振兴水平的重要环节。譬如,水磨镇老人村的“涂鸦艺术”让乡村风貌提升到新的段位,成为美丽乡村示范带。
  乡野源创力如何寻找?这是需要引导和挖掘的。引入艺术村长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即为乡村播下艺术的种子,让艺术乡创能“源于生活,看见乡村”。在汶创HUI开幕式上,第一批艺术乡创导师团队杨健鹰、薛康、陈先林、李万洪、李持坤等被聘请为“艺术村长”,他们每个人会定点入村,寻找到乡村艺术资源,挖掘乡村创意人才,让艺术赋能乡村发展。
  儿童乡创诗歌只是汶创HUI“艺术图鉴·发掘诗意”环节的组成部分。这个环节还设有《乡村的诗》创意展示场景,让创作者、艺术家、爱好者在线制作汶川乡村艺术图鉴,展现乡村之美,让汶川成为真正的“诗与远方”。
  最重要的是参与感
  明前茶采摘的时节,汶川县水磨镇大部分时间都是云雾缭绕,如同置身水墨画中,于是就有了“丹青水磨”的文旅定位。当地人告诉记者,其实大部分来到汶川的游客并不知晓,从古镇所看到的笼罩在云雾中的山峰,就是道教著名圣地青城山的后山。
  水磨镇的羌城、禅寿老街到寿西湖,这些核心地段都属老人村所辖。重建后的水磨古镇以八一小学和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