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2版
艺术乡创:一场乡村振兴的汶川实验
水磨镇全景水磨镇全景

的万年台为中心,将禅寿老街分为两段。八一小学门前“苔痕上皆绿”,很少有游客记得2008年大地震后这里曾发生的一幕场景。每每看到有游客在这里留影,老人村的郭爽书记都会提醒游客,得站到当年温家宝总理曾经站过的地方才有意义。
  尽管在恢复重建时,水磨古镇的建筑风格最大化地还原羌文化特色,但如今古镇街道只有个别商铺出售当地特色产品,大部分商家也和别的古镇一样,经营着同质化的旅游小产品。
  从去年开始,禅寿老街上出现了两个很特别的门帘招牌“汶创校创间”和“汶创HUI校创间”,挂这两个招牌的商铺是阿坝师范学院和老人村校地共建的文创产品展销点,展出和销售的全都是老人村对面的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生创作的绘画、陶艺、刺绣等作品。阿坝师范学院是震后经过两次易址后,于2011年整体搬迁到水磨镇的。
  在郭爽看来,这两个校创间的出现,给水磨古镇增添了不一样的氛围,提升了古镇的旅游品味。“我们突然就有了那种文艺范儿。”郭爽说,“这些学生的作品即便稚嫩,却都是独一无二的。以前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只为完成作业,有了校创间这个平台,学生的作品就可以展示和销售,这样孩子的创作会更认真、更投入,而每一份收益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份肯定和鼓励。”
  老人村与阿坝师范学院的合作缘于水磨镇政府前几年开展的支部共建活动。据郭爽介绍,水磨镇以前有18个村,后来合并为9村一社。镇政府和师范学院进行以党建为引领的支部共建工作,双方经过座谈交流,碰撞出通过支部共建给9村一社派驻艺术村长的想法和提议。师范学院动员艺术院系的专业老师到各村挂职,帮村子做总体艺术规划,后来就有了美术学院的宴安老师带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