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3版
艺术乡创:一场乡村振兴的汶川实验
生在老人村的公共区域创作的涂鸦墙系列彩绘作品。
  最近,郭爽接到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张刚院长的电话,张院长准备带几位老师来村里做一番深度调研,进一步规划实施艺术乡创。
  张刚院长是2022年9月30日汶川县政府下发《汶川县“艺术乡创”引领行动方案》后,阿坝师范学院正式派驻到老人村的艺术村长。入驻老人村后,张刚编排了一些地方特色的舞蹈,让村民们参与进来。“镇政府、高校和村子共同寻找如何通过艺术乡创给乡村振兴赋能,我们也在寻求将二者结合起来的路径。”对于政府文件里不断提出的“赋能”一词,郭爽理解很到位。
  郭爽和村民们最近更想请宴安老师来村里走一趟。在给巷道墙上做彩色绘画的时候,很多村民接受了宴老师的指导。现在老街上要增加一些植被花草,巷子里的美化也需要持续提升,大家不约而同都想到了宴老师。
  对于村民们的变化,郭爽感触颇深。“以前古镇上为美化环境摆放的花草,一夜之间就被村民们搬到各自家中。现在不仅没人再搬公共区域的花草,还主动要求绿化自家门前屋后,共同美化古镇的环境。
  老人村游客中心旁边,是一个正在施工的场地。这里是县政府和镇政府规划建设的演艺中心,也是汶川县乡村艺术场景营造计划的一部分。“这个演艺中心将来由我们村集体来管理、使用和经营。将来如何装修和规划,选用排练什么演艺节目,主要由张刚院长负责。”
  每个村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艺术乡创的方式自然也不同。郭爽觉得,就老人村而言,艺术乡创赋能点主要是打造能够让游客、村民都能参与其中的沉浸式的互动项目,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郭爽看来,要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游客了解当地文化,看演艺节目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我们去陕西临潼看《长恨歌》表演,一下子就了解了西安的文化。”郭爽说。
  一位农学专家的文创情结
  3月31日,汶川大禹农庄文创研学项目——匠乐坊正式运营。
  大禹农庄有一条养殖着各种冷水鱼的“溪流”,沿着“溪流”旁的步道行走约200多米,是一块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草坪。草坪的一角,有一座300平方米的玻璃通透的房间,便是匠乐坊DIY沉浸式体验项目所在地。运营当日,绵虒中学的84名学生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各自感兴趣的DIY沉浸式体验项目。
  作为大禹农庄新开辟的文创研学项目,匠乐坊倡导的是“匠中有乐,乐中成匠”的劳动观,创新性地设置了匠木坊、匠编坊、匠革坊、匠绣坊、匠花坊、匠茶坊、匠食坊、匠书坊及文创艺术家部落等版块。大禹农庄认为,这种独具特色的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会成为汶川乡村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艺术乡创孵化基地。
  大禹农庄在汶川、阿坝州乃至成都都很有些名气。因其地处北纬30度线,又在国家AAAA级景区内,而得生态环境之天时地利。农庄还拥有万亩高山绿色蔬菜基地、红樱桃基地、阶梯式活水冷水鱼养殖场、PIC种猪养殖基地等,是四川省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匠乐坊是大禹农庄董事长程琳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反复思考与谋划的转型成果之一。汶川属于岷江河谷地带,土地面积非常少,大禹农庄只有200多亩土地,养殖业、种植业都无法扩大规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