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2版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汶川实践”调查
    羌城鼓声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主题,通过对汶川县灞州、三江、水磨、映秀、漩口、绵虒、威州等7个乡镇10个典型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并与汶川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史志办、县文联等部门进行讨论交流,深入探究汶川基层干部、当地村民、乡创从业者、非遗传承人、乡贤、返乡建设者等对于乡村文化发展的谋划与实践,旨在弄清楚汶川对于“发展乡村文化”怎么思?怎么做?遇到什么难题?如何破解?未来又将如何走向等问题,最终在提炼挖掘汶川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汶川乡村文化发展的重难点
  (一)汶川乡村文化发展概况
  汶川县位于岷江上游,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省西北部,因汶水(现岷江)得名,幅员面积4084平方公里,辖威州镇、灞州镇、绵虒镇、映秀镇、漩口镇、水磨镇、三江镇、耿达镇、卧龙镇9个镇,75个行政村、9个社区。汶川县有“川西锁钥”“西羌门户”之称,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其中羌族占39.5%、藏族占20.4%、汉族占38.7%,回族占1.1%,其他民族占0.3%,是藏羌回汉等各民族交汇融合的地带。
  汶川县拥有一批极具民族与地域文化特色的村落,包括:“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漩口镇赵公村、三江镇乐活村;“中国传统村落”威州镇萝卜寨村、水磨镇老人村、灞州镇阿尔村、灞州镇联合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漩口镇群益村、灞州镇联合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四川省历史文化名村”威州镇萝卜寨村;“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水磨镇;“四川最美古村落”威州镇萝卜寨村、灞州镇东门寨。依托人文资源优势,汶川旅游形势逐步向好。2022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79.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97亿元,分别增长26.7%、27.3%。
  汶川的特色文化资源分别是“古羌文化”“大禹文化”“红色文化”“熊猫文化”“储秀文化”。
  古羌文化。羌族源于古羌,古羌又被称为西羌,古羌文化是中华民族初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汶川的羌族文化生态保存较好,所包涵的古氐羌系人群的文化元素极为丰富,也具代表性,吸纳了周边各民族的许多文化元素,体现出自然性、包容性、多样性、延续性的特征。全县较完整地保留了释比、羌碉、白石崇拜、祭山会、多声部合唱等古羌文化传统,拥有以羌年、羌族刺绣、羌族羊皮鼓舞、羌族推杆、羌族口弦等为代表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禹文化。大禹生于汶川石纽山刳儿坪,羌族地区也一直流传着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文化是汶川县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大禹文化保护区以汶川绵虒镇为中心,是禹文化遗迹保留较多的区域。
  红色文化:汶川县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根据中央指示进入岷江上游迎接中央红军。红军在汶川境内辗转战斗,历时三个多月,足迹遍及12个乡镇,先后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5次惨烈战斗,并积极开展革命宣传。红军在汶川播下了革命火种,留下了丰富的文物遗存,如今马岭山、板桥村、雁门关等地还保留有红军当年的战斗遗址。
  熊猫文化。汶川县卧龙镇、耿达镇所在是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面积占县域总面积68.14%,有大熊猫440余只,是全国野生大熊猫数量前三的县。
  储秀文化。储秀文化源于清道光八年(1828)建立的储秀书院,储秀书院为汶川培养造就了不少优秀人才,对当地的文风、社会教育风气、良好的家教家风形成了很大影响。
  (二)缺位与断层:汶川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是文化主体缺位,乡村空心化发展趋势加剧,人口虹吸现象突出。
  由于汶川的地理位置,县中心距离成都也不过两个小时车程,下片区(水磨、漩口、三江等镇)和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