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汶川实践”调查
康养汶川羌历年活动
之间的距离也只有半小时车程。离成都近所带来的交通便利,既是区位优势,但同时也是区位劣势。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选择举家留在都江堰等城市定居发展,由于人口被虹吸,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更为严重。
二是文化资源受损,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面临断层失传危机。
最近数年很多年轻人都迁出了村寨,对乡村文化生活的疏离淡化,也逐渐造成了年轻一代对原有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割裂。懂羌语的老人越来越少,原生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都逐渐被边缘化,羌族的语言文化也随之面临着断代和失传,文化资源陷入了后继无人的传承危机中。
三是产品供需失衡,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
留守乡村的基本上是不识字的老人,他们平时更喜欢的文化活动仍以电视、广播、串门聊天为主,这也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其主要公共娱乐活动就是参加本地乡镇组织举办的各种民俗、节庆活动,以及部分带有当地特色的娱乐方式如打鼓(羊皮鼓、羌山神鼓等)。因此,虽然各村都建有自己的图书室和宣传栏等,但是除了开会或组织较大活动外,基本上利用率很低。即使部分乡镇图书室有借阅情况,也多以种植、养殖等与生产活动相关的书籍为主,每周大约不过一两个人借阅,使用率不高。并且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利用,大多数村民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农家书屋的形式也越来越不符合大众的需要。
四是核心动力不足,难以吸纳优质文化企业、资本以及人才。
发展文化,人与财是关键的核心问题。然而受地理、区位、交通等限制,大部分村镇都难以吸纳实力雄厚的资本进入,以及吸引优秀高质的文化企业和人才。而本土的部分优秀企业和人才囿于资金、技术等限制,想要进一步发挥潜能、壮大规模,难免有捉襟见肘的困难。没有新鲜血液的持续供给,目前汶川的文化建设发展出现了原动力不足与续航力不够的问题。
(三)偏科与失衡:影响汶川乡村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人才影响型
威州镇布瓦村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等汶川“三宝”特色水果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面积达4500余亩,已初步实现规模化连片种植,并成功创建了阿坝州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被评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布瓦村人口不多,尤其是管理方面的人才稀缺,目前以聘请专人负责与电商平台销售为主,其余田园度假的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乡村旅游也只能提供自助采摘和部分农副产品加工如樱桃酒之类。村上正打造一个集文化体验、避暑度假、农业采摘、有机餐饮、自然风光体验为一体的“无忧花果山”田园度假区,和高端民宿“星空民宿”,尚需大力引进专项人才与项目管理,才能扩大发展规模与格局。
2、资源影响型
水磨镇位于汶川县南部,是国家5A级汶川特别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50公里、都江堰28公里、青城山38公里,是九环线、南环线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水磨镇是汶川有名的网红景点,但是其原生文化资源多毁于地震,标志性水磨羌城、西羌汇等多为震后兴建,游客多为半日游,无法长期停留,难以带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3、灾害影响型
绵虒镇大禹村也是乡村振兴示范村。地处岷江河畔,国道213沿线,距离汶川县城19公里,与大禹故里文化旅游区及绵虒镇都仅有几分钟车程,是以羌族为主的民族聚居村。大禹村引入外来企业资本修建了大禹农庄,利用山泉独家引入了包括鳟鱼、三文鱼等冷水鱼养殖,加上有机蔬菜、生猪养殖、温泉休闲、餐饮民宿等,十年来已基本形成一条较为成熟稳定的产业链。大禹文化旅游区与大禹农庄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周边村寨,帮助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禹农庄还与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正筹备建设乡村学院。
大禹村同时也是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村,因其处于两山夹一江的地理位置,尤其地震后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地形地貌,近年来大禹村周边地区的水灾、山洪、
之间的距离也只有半小时车程。离成都近所带来的交通便利,既是区位优势,但同时也是区位劣势。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选择举家留在都江堰等城市定居发展,由于人口被虹吸,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更为严重。
二是文化资源受损,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面临断层失传危机。
最近数年很多年轻人都迁出了村寨,对乡村文化生活的疏离淡化,也逐渐造成了年轻一代对原有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割裂。懂羌语的老人越来越少,原生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都逐渐被边缘化,羌族的语言文化也随之面临着断代和失传,文化资源陷入了后继无人的传承危机中。
三是产品供需失衡,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
留守乡村的基本上是不识字的老人,他们平时更喜欢的文化活动仍以电视、广播、串门聊天为主,这也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其主要公共娱乐活动就是参加本地乡镇组织举办的各种民俗、节庆活动,以及部分带有当地特色的娱乐方式如打鼓(羊皮鼓、羌山神鼓等)。因此,虽然各村都建有自己的图书室和宣传栏等,但是除了开会或组织较大活动外,基本上利用率很低。即使部分乡镇图书室有借阅情况,也多以种植、养殖等与生产活动相关的书籍为主,每周大约不过一两个人借阅,使用率不高。并且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利用,大多数村民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农家书屋的形式也越来越不符合大众的需要。
四是核心动力不足,难以吸纳优质文化企业、资本以及人才。
发展文化,人与财是关键的核心问题。然而受地理、区位、交通等限制,大部分村镇都难以吸纳实力雄厚的资本进入,以及吸引优秀高质的文化企业和人才。而本土的部分优秀企业和人才囿于资金、技术等限制,想要进一步发挥潜能、壮大规模,难免有捉襟见肘的困难。没有新鲜血液的持续供给,目前汶川的文化建设发展出现了原动力不足与续航力不够的问题。
(三)偏科与失衡:影响汶川乡村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人才影响型
威州镇布瓦村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等汶川“三宝”特色水果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面积达4500余亩,已初步实现规模化连片种植,并成功创建了阿坝州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被评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布瓦村人口不多,尤其是管理方面的人才稀缺,目前以聘请专人负责与电商平台销售为主,其余田园度假的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乡村旅游也只能提供自助采摘和部分农副产品加工如樱桃酒之类。村上正打造一个集文化体验、避暑度假、农业采摘、有机餐饮、自然风光体验为一体的“无忧花果山”田园度假区,和高端民宿“星空民宿”,尚需大力引进专项人才与项目管理,才能扩大发展规模与格局。
2、资源影响型
水磨镇位于汶川县南部,是国家5A级汶川特别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50公里、都江堰28公里、青城山38公里,是九环线、南环线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水磨镇是汶川有名的网红景点,但是其原生文化资源多毁于地震,标志性水磨羌城、西羌汇等多为震后兴建,游客多为半日游,无法长期停留,难以带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3、灾害影响型
绵虒镇大禹村也是乡村振兴示范村。地处岷江河畔,国道213沿线,距离汶川县城19公里,与大禹故里文化旅游区及绵虒镇都仅有几分钟车程,是以羌族为主的民族聚居村。大禹村引入外来企业资本修建了大禹农庄,利用山泉独家引入了包括鳟鱼、三文鱼等冷水鱼养殖,加上有机蔬菜、生猪养殖、温泉休闲、餐饮民宿等,十年来已基本形成一条较为成熟稳定的产业链。大禹文化旅游区与大禹农庄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周边村寨,帮助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禹农庄还与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正筹备建设乡村学院。
大禹村同时也是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村,因其处于两山夹一江的地理位置,尤其地震后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地形地貌,近年来大禹村周边地区的水灾、山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