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创业:乡村旅游和灾后重建的双向奔赴
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新西部:大地震以后,《新西部》杂志在震区陆陆续续回访过多次,这次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视角,的确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汶川。这十五年,您从乡村旅游规划的角度见证了汶川的灾后重建,那么,在您眼里,真正的乡村旅游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创业:乡村旅游的定义很多,意见很不统一。我个人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为背景,以“三农”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所开展的旅游活动。从中国特色来解读,乡村旅游就是“三农”旅游,因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
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了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家乐阶段,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新生事物”。成都郫县(今成都郫都区)农科村作为国家旅游局授牌的“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是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后,农民可以自主决定种什么。郫县在成都主城区周边,种花卉苗木肯定比种水稻经济效益更高。所以农科村的农民就开始种花卉苗木,农科村成了“鲜花盛开的村庄”,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吃农家饭赏花卉苗木。当时的四川省委副书记到农科村考察以后,给他们题了词,叫“农家乐”。
作为一种乡村旅游活动现象,农家乐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郫县农科村当时影响很大,我国的国家领导人以及三十多个国家政要都到农科村参观考察过。后来,农家乐火遍全国,也有了藏家乐、渔家乐、林家乐,遍地开花,乐了农家。
农家乐这种旅游门槛很低,很好复制。农家乐到处都发展起来后,大家都选择去近的农家乐,远的不去了,农科村的游客也就渐渐少了。2001年左右,农科村大多数农家乐生意清淡,昔日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不复存在。当时业界有一种声音,说农家乐档次太低,就是吃饭喝茶打麻将,提出不要再搞农家乐,要搞乡村旅游,与国际接轨,一些人也给农科村提出这样的建议。当时郫县的一位领导找到我,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当即表示,农科村作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这是一块金字招牌,农家乐这个牌子不能丢!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就是要让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如果只是投资商进来赚钱,而老百姓没有被带动起来,那就失去它的意义了。至于说,早期农家乐的产品单一,吃饭喝茶打麻将,那只是初级阶段的产品,农家乐旅游也需要提升。
后来郫县委托我做了一个项目,研究农家乐怎么提质升级。2010年,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中国(郫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暨首届农家乐发展大会”在农科村召开,我作为大会邀请的专家,做了《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成都市郫县“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的大会发言。我在会上讲了我的观点,讲了传统农家乐如何在内容上、形式上、功能上进行提升。
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休闲农业阶段,这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产物。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成都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即花乡农居、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江家菜地)。三圣花乡巧妙运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春有“花乡农居”,夏有“荷塘月色”,秋有“东篱菊园”,冬有“幸福梅林”的新农村,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家菜地”景区,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业的休闲农业新农村旅游。200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到成都三圣花乡考察,觉得他们搞得很好,把农业跟旅游结合在一起,肯定了三圣花乡的做法。2006年4月,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在三圣花乡隆重开幕,三圣乡也被评为全国第一个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民宿旅游阶段,这个阶段的背景与美丽乡村建设有关,浙江德清县的莫干山民宿是典型代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2010年,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之后,美丽乡村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德清莫干山民宿发展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改造,2013年是莫干山民宿大爆发的一年,也是全国民宿迅猛发展的一年。2014年德清县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2015年莫干山民宿发展成为全国民宿行业的标杆。
乡村旅游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乡村生活阶段。这是第四代的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产物,游客与当地村民都是乡村旅游的主体,主客共享,共建乡村。第四代的乡村旅游是乡村生活方式的深度体验。比如成都的明月村,它把城里的一些人吸引到农村,在农村住下来,新老村民相互融合,那是一种很理想的乡村生活方式的体验。明月村从外在的美丽乡村,逐渐成为新老村民内心真正的“理想村”。
乡村旅游这几个阶段,实际上是跟我们国家农村建设的不同阶段相对应的。第一代农家乐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二代的时代背景是新农村建设,第三代与美丽乡
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新西部:大地震以后,《新西部》杂志在震区陆陆续续回访过多次,这次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视角,的确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汶川。这十五年,您从乡村旅游规划的角度见证了汶川的灾后重建,那么,在您眼里,真正的乡村旅游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创业:乡村旅游的定义很多,意见很不统一。我个人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为背景,以“三农”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所开展的旅游活动。从中国特色来解读,乡村旅游就是“三农”旅游,因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
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了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家乐阶段,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新生事物”。成都郫县(今成都郫都区)农科村作为国家旅游局授牌的“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是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后,农民可以自主决定种什么。郫县在成都主城区周边,种花卉苗木肯定比种水稻经济效益更高。所以农科村的农民就开始种花卉苗木,农科村成了“鲜花盛开的村庄”,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吃农家饭赏花卉苗木。当时的四川省委副书记到农科村考察以后,给他们题了词,叫“农家乐”。
作为一种乡村旅游活动现象,农家乐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郫县农科村当时影响很大,我国的国家领导人以及三十多个国家政要都到农科村参观考察过。后来,农家乐火遍全国,也有了藏家乐、渔家乐、林家乐,遍地开花,乐了农家。
农家乐这种旅游门槛很低,很好复制。农家乐到处都发展起来后,大家都选择去近的农家乐,远的不去了,农科村的游客也就渐渐少了。2001年左右,农科村大多数农家乐生意清淡,昔日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不复存在。当时业界有一种声音,说农家乐档次太低,就是吃饭喝茶打麻将,提出不要再搞农家乐,要搞乡村旅游,与国际接轨,一些人也给农科村提出这样的建议。当时郫县的一位领导找到我,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当即表示,农科村作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这是一块金字招牌,农家乐这个牌子不能丢!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就是要让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如果只是投资商进来赚钱,而老百姓没有被带动起来,那就失去它的意义了。至于说,早期农家乐的产品单一,吃饭喝茶打麻将,那只是初级阶段的产品,农家乐旅游也需要提升。
后来郫县委托我做了一个项目,研究农家乐怎么提质升级。2010年,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中国(郫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暨首届农家乐发展大会”在农科村召开,我作为大会邀请的专家,做了《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成都市郫县“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的大会发言。我在会上讲了我的观点,讲了传统农家乐如何在内容上、形式上、功能上进行提升。
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休闲农业阶段,这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产物。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成都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即花乡农居、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江家菜地)。三圣花乡巧妙运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春有“花乡农居”,夏有“荷塘月色”,秋有“东篱菊园”,冬有“幸福梅林”的新农村,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家菜地”景区,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业的休闲农业新农村旅游。200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到成都三圣花乡考察,觉得他们搞得很好,把农业跟旅游结合在一起,肯定了三圣花乡的做法。2006年4月,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在三圣花乡隆重开幕,三圣乡也被评为全国第一个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民宿旅游阶段,这个阶段的背景与美丽乡村建设有关,浙江德清县的莫干山民宿是典型代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2010年,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之后,美丽乡村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德清莫干山民宿发展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改造,2013年是莫干山民宿大爆发的一年,也是全国民宿迅猛发展的一年。2014年德清县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2015年莫干山民宿发展成为全国民宿行业的标杆。
乡村旅游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乡村生活阶段。这是第四代的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产物,游客与当地村民都是乡村旅游的主体,主客共享,共建乡村。第四代的乡村旅游是乡村生活方式的深度体验。比如成都的明月村,它把城里的一些人吸引到农村,在农村住下来,新老村民相互融合,那是一种很理想的乡村生活方式的体验。明月村从外在的美丽乡村,逐渐成为新老村民内心真正的“理想村”。
乡村旅游这几个阶段,实际上是跟我们国家农村建设的不同阶段相对应的。第一代农家乐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二代的时代背景是新农村建设,第三代与美丽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