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创业:乡村旅游和灾后重建的双向奔赴
朱创业在彭州龙门山指导民宿旅游发展
村建设相结合,第四代是乡村振兴的愿景。
灾后重建和乡村旅游
新西部:我们在汶川采访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那就是经过这十五年的灾后重建和振兴发展,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您看来,乡村旅游在此过程中起了多大作用?
朱创业:汶川地震灾区大多数都在农村,很多人吃的是旅游饭,所以灾后重建过程中,就应该把乡村旅游提到很重要的位置,把乡村旅游作为灾后重建的先导产业、惠民产业。
举个例子,四川彭州是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汶川地震时山里面垮得一塌糊涂,山里的银厂沟景区也损毁了。地震之后我曾到现场开展灾后旅游受损调查。在彭州召开的一次灾后重建研讨会上,当时有些专家认为还是可以继续在山里头搞旅游,我是持不同意见的。我觉得地震后山里生态环境破坏很大,满目疮痍,地质环境也不稳定,应该封山育林,修复生态,乡村旅游可以退出来搞。我提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结合灾民安置及旅游村镇建设,在龙门山山前及平原河谷地带进行恢复重建。我们在所编制的《成都市汶川大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中,把龙门山乡村旅游带恢复重建作为旅游业恢复重建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彭州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做得很不错,目前乡村旅游也发展得很好,打造了深受游客和当地人喜爱的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带。彭州民宿产业集群发展也很有特色,响亮地提出“以民宿点亮乡村,用艺术对话世界”,成立了全国首个“民宿产业生态联盟”,引入了浮云牧场、大乐之野等众多的全国知名民宿品牌入驻。
龙门山一带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发展特色农业,将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要有产业支撑,这是帮助灾区老百姓致富的一条很好的路径。比如汶川的水果很有名,是特色产业,可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第二个是文化重建,汶川地震也让当地的文化遭受很大破坏,尤其是羌族文化。北川羌族自治县在重建过程中,特别注意对羌族文化的保护,北川羌城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三个是旅游富民,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如果搞乡村旅游只是投资商进来能赚钱,老百姓没有带动起来,那就失去它的意义了。现在强调以人为本,尤其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更强调一种主客的共享,必须要让当地人与投资商、游客一起来共享这种成果。
汶川地震之前,我受成都市委托,组织了80多位师生开展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地震发生后我带队立即深入灾区调查,发现龙门山核心旅游资源并没有受损,只是旅游市场受挫比较大,大家不敢来旅游了。当时我给市上领导汇报时说,龙门山的价值首先在于这是世界上第三种造山类型,是世界造山奇观,正因为龙门山的造山作用,才有了我们的高山峡谷地貌,才有了我们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5·12”大地震,还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全国人民都在支援灾区重建,这是我们进行灾后重建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强大动力。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新西部:羌族村寨旅游是汶川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也是汶川独特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该如何保护传承羌族文化,并能让羌族群众通过自己的文化而获得利益?
朱创业: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我编制过阿坝州旅游发展规划、红色旅游规划、全域旅游规划、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阿坝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等多个旅游规划项目。早在2001年,我们在编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时,就关注到阿坝州的羌族村寨。我们考察了理县的桃坪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又来到了汶川的萝卜寨。那是很独特的羌寨,寨子在一个山上头,它的房子都是用山顶的黄泥和木材建成,和理县那种石头羌寨不一样。我一看到萝卜寨就被震撼到了,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羌族真是一个云端上的民族,在萝卜寨这种感觉特别强烈。当地老百姓特别淳朴,为了迎接我们,到村头给我们敬酒,还表演了羊皮鼓舞。
村建设相结合,第四代是乡村振兴的愿景。
灾后重建和乡村旅游
新西部:我们在汶川采访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那就是经过这十五年的灾后重建和振兴发展,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您看来,乡村旅游在此过程中起了多大作用?
朱创业:汶川地震灾区大多数都在农村,很多人吃的是旅游饭,所以灾后重建过程中,就应该把乡村旅游提到很重要的位置,把乡村旅游作为灾后重建的先导产业、惠民产业。
举个例子,四川彭州是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汶川地震时山里面垮得一塌糊涂,山里的银厂沟景区也损毁了。地震之后我曾到现场开展灾后旅游受损调查。在彭州召开的一次灾后重建研讨会上,当时有些专家认为还是可以继续在山里头搞旅游,我是持不同意见的。我觉得地震后山里生态环境破坏很大,满目疮痍,地质环境也不稳定,应该封山育林,修复生态,乡村旅游可以退出来搞。我提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结合灾民安置及旅游村镇建设,在龙门山山前及平原河谷地带进行恢复重建。我们在所编制的《成都市汶川大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中,把龙门山乡村旅游带恢复重建作为旅游业恢复重建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彭州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做得很不错,目前乡村旅游也发展得很好,打造了深受游客和当地人喜爱的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带。彭州民宿产业集群发展也很有特色,响亮地提出“以民宿点亮乡村,用艺术对话世界”,成立了全国首个“民宿产业生态联盟”,引入了浮云牧场、大乐之野等众多的全国知名民宿品牌入驻。
龙门山一带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发展特色农业,将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要有产业支撑,这是帮助灾区老百姓致富的一条很好的路径。比如汶川的水果很有名,是特色产业,可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第二个是文化重建,汶川地震也让当地的文化遭受很大破坏,尤其是羌族文化。北川羌族自治县在重建过程中,特别注意对羌族文化的保护,北川羌城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三个是旅游富民,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如果搞乡村旅游只是投资商进来能赚钱,老百姓没有带动起来,那就失去它的意义了。现在强调以人为本,尤其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更强调一种主客的共享,必须要让当地人与投资商、游客一起来共享这种成果。
汶川地震之前,我受成都市委托,组织了80多位师生开展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地震发生后我带队立即深入灾区调查,发现龙门山核心旅游资源并没有受损,只是旅游市场受挫比较大,大家不敢来旅游了。当时我给市上领导汇报时说,龙门山的价值首先在于这是世界上第三种造山类型,是世界造山奇观,正因为龙门山的造山作用,才有了我们的高山峡谷地貌,才有了我们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5·12”大地震,还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全国人民都在支援灾区重建,这是我们进行灾后重建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强大动力。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新西部:羌族村寨旅游是汶川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也是汶川独特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该如何保护传承羌族文化,并能让羌族群众通过自己的文化而获得利益?
朱创业: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我编制过阿坝州旅游发展规划、红色旅游规划、全域旅游规划、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阿坝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等多个旅游规划项目。早在2001年,我们在编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时,就关注到阿坝州的羌族村寨。我们考察了理县的桃坪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又来到了汶川的萝卜寨。那是很独特的羌寨,寨子在一个山上头,它的房子都是用山顶的黄泥和木材建成,和理县那种石头羌寨不一样。我一看到萝卜寨就被震撼到了,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羌族真是一个云端上的民族,在萝卜寨这种感觉特别强烈。当地老百姓特别淳朴,为了迎接我们,到村头给我们敬酒,还表演了羊皮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