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5版
新时代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若干思考
  1、加强统筹协调
  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艰巨性,充分遵守乡村的发展规律,从长远着眼,从当下着手。一要完善领导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严格落实五级书记共抓乡村振兴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任务,实行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组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二要强化顶层设计,做好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规划工作。基于此,应严格依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及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要求等,充分把握当地发展需求,谋划好并落实好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三要细化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深挖乡村地方资源禀赋,形成能有效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的具体工作举措,为民营经济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指明方向。
  2、强化宣传引领
  重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其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树立正面典型、推广优秀经验等多元化方式,宣传推介乡村产业发展的鲜活经验,推广一批民营企业助力农村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凸显出市场主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价值及意义,进而激发更多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其二,通过宣传引导,让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可视化,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其三,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讲好乡村振兴中国故事,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3、夯实政策保障
  切实可行的支持政策和激励制度,是推动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因此,一方面,应充分结合地方实际,及时为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细化关于财政支持、土地使用、税收减免等具体性政策,明确参与形式且完善其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以及加强地方政府服务和监管体系的优化。另一方面,适当的激励政策能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参与性。故地方政府应充分结合实际完善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激励机制,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吸引企业家、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回乡反哺,为家乡乡村振兴的推进注入人才力量,同时要促进已有激励政策的落实和加强对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进程的监督管理。
  4、优化参与环境
  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乡村振兴参与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要优化市场环境,健全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准入、退出、资格审查和监管等制度,严厉打击影响项目推进、扰乱民营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等违法行为。二要优化法治环境。加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法治保障,严格执行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升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三要优化政务环境,加快构建“权责清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队伍,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
  结 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下,民营经济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创新转型的重要主体、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因此,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宣传引领、夯实政策保障、优化参与环境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推进,于二者而言,不仅有益于民营经济自身的发展壮大,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载《光明日报》,2022-7-22(2)。
  [2]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大力发展乡村民营企业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载《农产品市场周刊》,2019(4):36-37页。
  [3]刘现伟:《新时代亟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载《中华儿女》,2019(7):26-29页。
  [4]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载《人民日报》,2020-12-30(1)。
  [5]汪晓文,李济民:《用系统观念理解和把握乡村“五大振兴”的辩证统一关系》,载《社科纵横》,2021(5):46-51页。
  作者简介
  李 颖 中共毕节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