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8版
现阶段青海农村社会治理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才项多杰 靳艳娥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作风引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定,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青海各州县(市)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进农业地区社会治理路径,实现社会治理从粗放到精细的根本性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

  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以来,青海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农村精美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为全面总结青海省农业区社会治理的基本做法,课题组先后前往贵德县、共和县、尖扎县、循化县等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区开展调研,通过梳理其基本做法、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以期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青海农村社会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定,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青海各州县(市)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进农业地区社会治理路径。
  由于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公民素质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相比于青海涉藏牧业区社会治理,青海农业区社会治理不仅具有与其相同的共性特点,而且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做法和成效两个方面。
  (一)党建引领,推动形成社会治理新局面
  党组织要在发挥治理优势的情况下,凭借党组织的政治权威和群众基础,通过创新治理机制、增强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技术等方式,推动社会治理由传统垂直型行政管理走向网络型多元化、多样化的治理共同体。①并通过“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农村社会治理效能优势,将基层党建与网格化管理结合起来,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在各类农业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居民小区、楼院中分设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作风引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着力解决了一些村“两委”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保守等问题。结合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和纠正农村、社区党员的双重信仰问题,打造以村“两委”(社区党支部)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支部党员与村(居)民共同参与农村治理的新局面。
  (二)政府主导,实现联动高效的政府负责制
  在“新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主导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多元社会主体合作共治,是社会治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强化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践行依法行政。完善社会治理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统筹联动体系,构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