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6版
“双碳”目标下西安市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市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当前“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未来西安如何把握“双碳”目标背后的重大战略机遇,统筹好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稳定增长的关系,使碳排放碳中和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等相互促进,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西安市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西安的总体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趋势来看,电力消费持续增长,煤炭消费大幅减少,天然气用量快速增加,石油品类基本稳定。2015-2019年西安市能源消耗总量分别为2575、2689、2548、2703、2807万吨标准煤,[4]能源消耗总量呈小幅上升趋势。2019年电力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45%,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30.6%,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14%,汽油柴油等石油品类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10%。从行业能源消费结构来看,2019年西安一产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2%,二产能源消费占31.1%(其中,工业消耗占28.2%),三产能源消费占47.6%,居民生活消费占19.3%。当前,西安单位GDP综合能耗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8%,压减空间有限。二产单位GDP能耗显著高于三产,由于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三产能耗压减难度较大,近年来西安市能耗压减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
  工业消费以煤炭为主,非工业消费以石油为主。从西安规上工业的能源消费结构看,2019年西安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占73.7%;天然气消费占10.2%;电力消费占11.7%;石油制品和其他消费占4.4%。从非工业行业看,2019年西安市“四上”非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部非工业企业的21.7%。其中,煤炭消费占1%;天然气消费占13.2%;电力消费占24.8%;石油制品和其他消费占61%(其中,汽油柴油等燃料油占55.4%)。从能源消费行业看,建筑业综合能源消费占31.2%,批零业综合能源消费占4.7%,住宿餐饮业综合能源消费占5.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综合能源消费占36.3%。其中,交通运输、建筑业这两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占“四上”非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高达67.5%。
  西安市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一)内在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2022年3月1日召开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可见,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改变过去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传统化石能源的合理有序替代和转型。另一方面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产业体系。当前,西安市推进“双碳”目标下的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关键是要压紧压实各方主体责任,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探索:
  1、持续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和碳排放量
  具体来讲,一方面,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化石能源碳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逐步实现化石能源使用的有效替代;实施碳排放额度约束,积极探索生产、消费领域的“碳排放额度”倒逼机制。另一方面,要强化碳减排技术创新的投入,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碳排放额度”使用效率提升;开展低碳、零碳、负碳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装备基础研发攻关;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大生态友好型消费群体培育力度,拓展节能绿色产品供给,推动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推进。
  2、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摒弃原有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优化能源产业布局,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严把环保准入门槛,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全面加强碳排放和环保准入监管力度。减少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碳排放,积极推进低能耗生产模式,开展传统高耗能、高排放工业行业工艺流程再造、低碳技术革新升级,推广清洁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加大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水平。
  3、重点培育低碳、零碳和负碳产业,加快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方面,要打造有利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增强西安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驱动力。搭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共性技术赋能平台,支撑各行业绿色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要加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强关键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攻关和产业化。例如,要加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首先必须加大鼓励低碳原辅材料产业、低碳建筑材料、低碳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