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世界的超越和发展,都表现了对不合理不公正社会的批判,两者在共同理想方面具有天然的融合共通之处。
其次可以促进两者在道德建设方面的融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主要指其内在的道德性和功利性观念,道德观主要指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它指出物质为主精神次之,意识和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存在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功利性理念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十分相似。马克思主义者眼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地位显著,为了达到共产主义可以不顾一切,甚至牺牲自我,因此共产主义的道德观是道义性的。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重义轻利和中庸。中庸观念深入人心,体现了和谐、和睦的道德观;重义轻利要求先重义后重利,孔子和荀子的观念里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吸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功利性,为社会最广大人民谋求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可以借鉴中国传统道德观,将道义和功利性转化为更容易被人民接受的道德性,形成新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同进步。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话语体系上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话语体系上的融合过程。毛泽东早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说过:“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⑧这段话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语言形式才能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气质与时代风格,因此熟练掌握人民群众的语言是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脱节的关键环节,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前提条件。
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达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运用中国典故、革命故事等文化资源来阐释和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他说,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的故事,使得深奥的、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具体生动的大众化故事,深刻表述党和人民的真切情谊,鲜明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例如“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心无百姓莫为官”“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等,每一则典故都非常深刻表达了故事本身的当代价值和精髓要义。
要学会运用大白话使党的理论入心入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创新表达方式,如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了以人为本、和谐共生、责任担当等价值理念;讲“陈望道蘸墨汁吃粽子”的故事,强调“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讲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形容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用“从曾经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地球村里最靓的仔’”来描述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巨大成就,凝练精妙的语句提升了话语的感染力说服力,原生态的话语表达让深刻的科学理论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
总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上,必须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用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典故谚语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通俗化大众化的日常语言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民族形式,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注释
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页。
③⑦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6-18页。
④艾思奇:《艾思奇全书》(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82-683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页。
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页。
作者简介
袁文伟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方英东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其次可以促进两者在道德建设方面的融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主要指其内在的道德性和功利性观念,道德观主要指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它指出物质为主精神次之,意识和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存在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功利性理念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十分相似。马克思主义者眼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地位显著,为了达到共产主义可以不顾一切,甚至牺牲自我,因此共产主义的道德观是道义性的。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重义轻利和中庸。中庸观念深入人心,体现了和谐、和睦的道德观;重义轻利要求先重义后重利,孔子和荀子的观念里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吸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功利性,为社会最广大人民谋求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可以借鉴中国传统道德观,将道义和功利性转化为更容易被人民接受的道德性,形成新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同进步。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话语体系上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话语体系上的融合过程。毛泽东早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说过:“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⑧这段话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语言形式才能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气质与时代风格,因此熟练掌握人民群众的语言是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脱节的关键环节,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前提条件。
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达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运用中国典故、革命故事等文化资源来阐释和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他说,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的故事,使得深奥的、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具体生动的大众化故事,深刻表述党和人民的真切情谊,鲜明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例如“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心无百姓莫为官”“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等,每一则典故都非常深刻表达了故事本身的当代价值和精髓要义。
要学会运用大白话使党的理论入心入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创新表达方式,如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了以人为本、和谐共生、责任担当等价值理念;讲“陈望道蘸墨汁吃粽子”的故事,强调“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讲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形容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用“从曾经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地球村里最靓的仔’”来描述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巨大成就,凝练精妙的语句提升了话语的感染力说服力,原生态的话语表达让深刻的科学理论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
总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上,必须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用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典故谚语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通俗化大众化的日常语言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民族形式,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注释
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页。
③⑦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6-18页。
④艾思奇:《艾思奇全书》(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82-683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页。
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页。
作者简介
袁文伟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方英东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