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9版
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沂蒙红嫂”,她们不顾自身安危,用乳汁挽救身负重伤的子弟兵,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深刻体现出沂蒙人民骨子里的爱党爱军、无私伟大的崇高风范。沂蒙精神之所以感天动地就是党和人民在历经血与火考验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就是党战无不胜的重要法宝。近年来,为探索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从而形成具有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业态,各个地方都做了很多努力。然而对于红色文化旅游业以及手工艺非遗产业的整体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因而,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一方面,政府要充分调动沂蒙老区群众的积极性,依托新媒体推广沂蒙山区生态、红色旅游园区,打造特色乡村品牌。同时,作为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要重视手工非遗传承与创新,加强非遗手工艺品的宣传和推广,建立对非遗传承长效机制的保护和发掘,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活化乡村文化,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讲好沂蒙故事,只有尊重事实,把故事讲深、讲透、讲到人民心里去,才能激发老区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强大的精神合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终极追求——共同富裕,唯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才能在新时代的激流中开辟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党和人民必须保持水乳交融的密切联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建设富裕乡村。
  4、筑牢生死与共的情感基石,重塑乡村人文
  生死与共、无私奉献的情感基石是沂蒙人民保家卫国、重塑乡村人文的根本保证。对党忠诚和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核和人文精髓,生死与共、无私奉献体现了沂蒙人民舍己为人、不计回报的高尚品格。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沂蒙人民与人民军队筑牢生死与共的情感基石,沂蒙百姓倾尽所有,参与和支援前线,用行动表达爱党爱军的赤子情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在支援国家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在任何时候,沂蒙人民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主动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这种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正是当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撑。“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6]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生死与共的情感基石共同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实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培育文明乡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义与保障,文化嵌入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和有力抓手。针对当前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基层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不相适应、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欠缺等问题,将沂蒙精神融入乡村文明,是振兴新时代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的现实途径。通过文化创新,激活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培养无私奉献的人文性格,重塑乡村的人文环境,自觉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有效提升乡村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结 语
  沂蒙精神不只是山东的,更是全国的。乡村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乡村,认真思考乡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新时代背景下,只有充分认识到乡村中的红色文化价值,复兴乡村红色基因,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复兴的生长地就是乡村,乡村是城市的母体,乡村是中国的根,将沂蒙精神充分融入乡村振兴之中,永葆为民初心、恪守为民情怀、重塑乡村人文、建设富裕乡村,让“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焕发时代新活力。中国的乡村社会只有进行文化振兴,使中国文化拥有能够传承、再生、同化的力量,才能缓解由于城镇化带来的乡村凋敝,中华文明才能接续传承。
  注释
  [1]《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载《中国纪检监察》,2022(21):47-48页。
  [2]《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载《人民日报》,2015-12-23(0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孔雪婷:《临沂市持续五年攻坚,127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载《齐鲁晚报》网,https://www.qlwb.com.cn/detail/16107993.html.2023-5-10。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载《国土资源》,2018(10):35-37页。
  [6]《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载《人民政协报》,2013-11-29(01)。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梁漱溟全集》(第四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12页。
  [2]《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0-31(A01)。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载《人民日报》,2015-12-23(01)。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孔雪婷:《临沂市持续五年攻坚,127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载《齐鲁晚报》网,https://www.qlwb.com.cn/detail/16107993.html.2023-5-10。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载《国土资源》,2018(10):35-37页。
  [8]《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10-22(02)。
  [9]《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载《人民政协报》,2013-11-29(01)。
  作者简介
  孙皖江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金雪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