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1版
试论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建设及其启示
附近妇女的劳动,指出了边区妇女的正确方向。”[16]从这些事迹中可以看出,劳动模范们在生产和工作中起了带头作用,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政府也注意加强宣传,让群众了解他们的事迹,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树立好典型,同时要求劳模们回村之后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在1943年的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边区政府集中表扬并宣传了劳动英雄在生产运动中的重大作用,他们回到自己的所在地之后继续发光发热,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得当地涌现出许多模范工作者,有些地方开始了模范工作者运动。为了适应这种形势,边区政府决定召开全面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又决定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由群众选举产生,这样便能克服英雄与群众脱节的现象,避免了英雄看不起群众,强制群众,命令群众的现象,也避免了群众不服英雄,对英雄要求过高的现象,是尊重群众意愿的体现。只有这样选出来的英雄才能更好地和群众站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号召群众,切实起到骨干的作用。
  4、组织变工扎工,整合劳动资源
  大生产运动开展时,中共中央提出“耕三余一”,发展生产以备粮荒、战争的准备。这就需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组织地发动农民、组织农民进行生产,调节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作用。1943年,毛泽东在边区最高会议上作了《论合作社》的讲话指出:用合作的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劳动转变为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在没有改变生产工具,生产的成果仍然归私人所有的情况下,使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的提高,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广大农民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积极提倡下,根据本地的不同劳动互助习惯和具体条件,在原有的劳动互助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创新组织成立变工队,即几家农户在进行生产时,由于人力、畜力、农具、技术上的需要,相互调剂,互相帮助,陕北称为变工,关中一带称为搭工、换工或插工。新型变工队的出现,为边区的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军民的丰衣足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突出表现在集体劳动所带来的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据统计,“延安柳林区五乡念庄村,在没有组织变工时,乡政府分配开荒45亩,群众信心不高,组织变工后,除种原有熟地及完成45亩开荒任务外,还多开了225亩。合水县变工未搞好前一个月,只开荒100653亩,变工搞好后12天,就开荒13700亩。”[17]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边区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到1943年,全年开荒976224亩,耕地总面积达到133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81万石,除了满足当年消费外,有了21万石余粮,棉花种植面积达150287亩,产棉173万斤,达到边区棉花需要量的一半以上。养牛达220781头,养驴达167691头,养羊发展到2033271只。[18]1944年边区政府提出的“耕三余一”目标,在边区基本实现。而变工扎工组织的好,粮食打的多,普遍有余粮也是成为模范村必不可少的条件。
  模范村建设的当代启示
  陕甘宁边区的模范村建设在当时取得的丰硕成果是毋庸置疑的。首先,通过模范村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当劳动英雄和模范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身边时,边区民众受到感染,纷纷组织起来参与生产大变工,多开荒地多纺纱,制定生产计划,并做到超额完成。抗战期间,边区民众对抗战的支持非常大,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给了我们粮食吃:1940年的9万担,1941年的20万担,1942年的26万担,保证了军队和工作人员的粮食。(毛泽东在这里所举的粮食数字,是1940年至1942年陕甘宁边区农民各年所缴纳的公粮即农业税的数字。)”[19]边区老百姓在生产发展后,积极地拥军优抗,多纳公粮,支持抗战。如“绥德县沙坪区一乡郝家桥村的抗属生活,不光政府给予物质帮助,逢年过节送肉送馍,减轻他们纳公粮的数目,本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也是积极帮助他们生产,制定生产计划,遇有难处的积极给予帮助,因而郝家桥村的四户抗属生活都不用发愁了。甚至有抗属在春节劳军中,主动捐出洋芋二十斤,边币二百元,外加黄米馍馍等物。”[20]由此不难看出,随着模范村建设不断发展完善,陕甘宁边区民众的生产数量日益递增,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扩大了抗战力量,巩固了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其次,模范村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例如在介绍文化模范村时所提到的边区政府对农民教育的关注,提出“每人认字一千字”的号召,逐步消除边区的文盲。各个村均开始读报纸,通过读报让大家了解边区的大事,更好地团结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周围。通过读报,也能随时了解边区生产上的新鲜事,了解新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法等各种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让农民在生产中感受到实惠。此外,在模范村建设中边区政府比较重视的一点是转变农民旧的思想、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等。例如许多农民生病后不找医生找巫神,边区政府便免费给农民看病,或只收一小部分医药费,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的习惯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