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3版
系统论视域下美好生活多维分析
    美好生活是人们基于现存活动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

层次的关联聚合。美好生活的层次性在空间上有个体群体之分,时间上有近期和短期之分。
  美好生活集个体和社会群体共同期许。人是生命存在和社会存在统一,但本质是社会存在。从生命存在来看,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个性化差异,在从事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兴趣爱好、道德素养各方面不同,所以人具有多样性、具体性的个体欲望。但由于主体的社会性本质,人也具群体期许。群体的美好生活向往和个体需要不是割裂开来的,美好生活是无数个体对未来向往的共性要求体现。一方面,个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在集体美好的图景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美好生活的实现也必须依靠每个个体实践促进自我能力提升。
  美好生活的层次性不仅体现在空间范围上个体和群体关系问题,而且在时间维度上有近期需要和远期目标。近期需要是短期通过实践就可以满足的,而远期需要则包含终极的目标指向。实现美好生活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远期美好目标为近期人民需求指明未来航向,是人不断向未来发展的动力,近期美好需要则是未来远期目标的现实体现,是远大梦想实现的基石。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目标,而空谈远期理想,也不能完全满足于近期目标,要融入相应的未来蓝图。只有近期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民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才会鼓足干劲;心怀远大梦想,人民美好生活实现才充满信心和希望。
  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着力点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中国人民所追求的愿景,与过去的美好生活相比,其展现出的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深刻、维度更加多元。由于不同要素在美好生活针对性不同,所以美好生活以主体深层次需求满足、社会各要素协同和生态环境改善为着力点。
  (一)着力主体深层需求满足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美好生活进程的一部分,但却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进一步超越,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更注重主体深层次需要,即致力于解决主体与社会、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自身突出矛盾,进一步提高主体生活质量。
  为主体提供有效社会供给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关键举措。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致力于满足人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多领域的需要,这依托于社会层面的有效供给。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在科技发展、产业转型和产品创新等方面还有一定不足,在社会发展的一些领域存在供给的质量和服务未能满足主体需求的情况,从而造成社会供给和主体需求失衡、主体需求外溢等问题。因此,补齐社会供给短板,“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3]是解决主体与社会供需矛盾的重要一步。
  人与人关系和谐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美好生活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不是单一孤立的个体,现实的人从社会属性出发,构建起多重社会关系,因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从交织的社会网络中寻求平衡点,需要在互动的社会交往中汲取经验和养料。但是,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由于成长环境、立场、以及发展目标等不同而产生冲突和矛盾,如果不合理解决或准确规避,会损害共同利益、威胁社会关系、扰乱社会和谐,不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其一,由于生产力没有高度发展,人的需求不能完全自由满足,多数人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存在竞争和冲突,造成人与人关系博弈或引发恶性竞争。其二,人与人关系淡薄也阻碍美好生活实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在价值观或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时以激烈的、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出来,降低美好生活的人情温度。因此,在新时代美好生活蓝图实践中,国家加强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主体自身的感受性是影响新时代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感受性是主体的一种心理状态,即归属感、满足感和价值感等要素的体现。感受性是美好生活精神世界的重要体现。由于人欲望的无限性和生活环境的复杂性,主体对生活感受产生多元判断,因此部分人存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否定和自身的精神世界虚假贫困,丧失美好生活的归属和满足感。新时代美好生活不只是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