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3版
老子的教育智慧与现代启示
刘康乐
  老子以“圣人”之德的养成作为教育的目标,贯彻“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和“不言之教”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区别了知识获取的“为学之道”和智慧增长的“为道之道”。老子的教育理想和教学方法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宝贵资源,对于当代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道家学派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老子曾经担任周朝的守藏史,后辞官归隐,著书立说,并收徒传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老子继承了古圣先贤的人格教育理念,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主要包括“圣人”之德的养成、为学与为道的不同方法、圣人“不言之教”的教学智慧等,对于当代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圣人”之德:老子的理想人格教育
  作为先秦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是“道”,而“德”则是“道”的品质和属性,老子教育的理想是通过对“道”的学习和领悟,培养出有“德”之人,尤其是培养出能够实行“无为之治”的精英政治家即“圣人”,当然所要治理的国家最好是“小国寡民”,这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哲学王”及其治理的城邦小国是不谋而合的。“圣人”是老子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标,他在书中频繁地提及“圣人”的人格魅力,“圣人”一词出现高达29次之多。
  老子认为,“圣人”效法天地和大道而行事,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可贵的人格即“德”。老子认为,“圣人”具有一些常人所不具备的人格魅力:(1)圣人是自知自明的;(2)圣人慈爱,没有偏心和私心,以百姓之心为心;(3)圣人崇尚俭朴、奉行寡欲,无为好静;(4)圣人谦下处后,功成身退,为民作表率。可以看出,老子所推崇的“圣人”品质就是“道”的属性在人身上的体现,当然老子认为“圣人”是自知自明的,圣人具有自我学习领悟的禀赋和自觉性。
  老子将圣人所具有的品德称为“玄德”“上德”“孔德”“常德”等,圣人的美德,是去除了一切世俗贪欲、拒绝物化异化的理想人格,圣人不言、不争、不有、不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居功、不恋名、不妄为,这样的圣人来治理国家,必然能够带来一个廉洁自由的政治环境,也是道家所一直所期待的“天下玄同”的“太平”世界。
  那么圣人之德如何养成?老子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都源自于“道”,因此人的行为也要符合“道”的要求,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认为人若效法于“道”就具备了“德”,而“德”是可以通过尊道贵德的学习实践而得以涵养,故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第二十一章)。要养成圣人之德,惟有遵循大道,不违天道,不背民心,遵从道的规律行事,也就是遵从“慈、俭、不为天下先”的大道精神。老子以婴儿来比喻得道者的状态,认为婴儿的行为最符合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婴儿的行为顺从自然大道,无有机巧,代表着道之原始的无为状态和无限生命力。在老子的哲学里,“赤子”“婴儿”蕴含了道的混沌、朴、柔、自然之属性,是最接近于道的完美人格,是世人人格自我修养的榜样所在。圣贤之人以至于平凡之人,皆能以修德为务,则自我人格之完善、家庭社会之和谐、国家天下之太平,则指日可待了,故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第五十四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两种知识体系及学习方法
  人类的知识体系包括经验性常识和真理性知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老子区别了一般经验常识获取的“为学之道”和普遍真理知识获取的“为道之道”,并且认为两种知识的获得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为学日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