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和成功经验
梳理鄂尔多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第一次创业实现由农到工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次创业实现由小到大的经济总量提升,第三次创业开启由量到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总结了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制度藩篱、优化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集团,构筑地区发展根基、立足市情,有为政府指引前进四方面的成功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勇于突破,敢为人先,创造了“鄂尔多斯现象”“鄂尔多斯模式”,为“中国特色”注入了“鄂尔多斯元素”,为“中国模式”贡献了“鄂尔多斯智慧”。
鄂尔多斯市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4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533.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79元增加至42374元,增长151.88倍;三次产业结构由45:28.4:26.6演进为3.8:56.8:39.4,由农牧业经济为主转为工业经济主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7年起连续十一年领跑内蒙古,居资源型地区前列。2008年,鄂尔多斯市被党中央确立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和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七个典型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尤其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变化。
鄂尔多斯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1、第一次创业实现由农到工的产业结构调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鄂尔多斯市伊克昭盟坚持党的领导,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推行了“包产到户”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仅一两年间,就使农村牧区的经济重新焕发活力,转向了恢复发展的新阶段,农牧民摆脱了饥饿,解决了温饱。1979年以补偿贸易创办的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成为内蒙古第一家引进外资的企业,如今的鄂尔多斯集团因“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享誉全球,2019年成为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第46位,位列纺织服装行业领头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成功,正是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深化改革结出的丰硕果实。
1984年,伊克昭盟提出“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吹响了工业立盟的号角。在领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基础上,伊克昭盟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历史机遇,立足资源优势,提出“思想开明、改革开放、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战略、“大型企业集团化”战略,组建了鄂尔多斯集团、伊化集团、伊煤集团、建材集团,发挥新型市场主体作用,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农牧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5:28.4:26.6演进为36.9:36.3:26.8。1993年起,鄂尔多斯第二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此后,不仅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纺织、化工、建材、冶金、电力、燃气等工业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打破了鄂尔多斯市原有的以农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2、第二次创业实现由小到大的经济总量提升
党的十四大之后,鄂尔多斯调整经济发展思路,从组建企业集团入手,“重塑重构,对接推进”,努力使本地经济与国内外经济接轨,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开始实施“盟旗经济一体化”战略,开始构筑“四个层面”企业体系。1998年,鄂尔多斯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5.15亿元,占GDP比重为45%。党的十五大之后,鄂尔多斯在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股份制经济基础上,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施了“中小企业民营化”战略和“盟旗经济一体化”战略,鄂尔多斯经济指标迈入自治区前三甲。
1999年底,当时的盟委行署进一步提出实施“推进市场化、实现工业化”的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并制定了鄂尔多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措施。在农牧业发展方面,提出“拉通联动、增收增效”的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勇于突破,敢为人先,创造了“鄂尔多斯现象”“鄂尔多斯模式”,为“中国特色”注入了“鄂尔多斯元素”,为“中国模式”贡献了“鄂尔多斯智慧”。
鄂尔多斯市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4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533.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79元增加至42374元,增长151.88倍;三次产业结构由45:28.4:26.6演进为3.8:56.8:39.4,由农牧业经济为主转为工业经济主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7年起连续十一年领跑内蒙古,居资源型地区前列。2008年,鄂尔多斯市被党中央确立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和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七个典型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尤其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变化。
鄂尔多斯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1、第一次创业实现由农到工的产业结构调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鄂尔多斯市伊克昭盟坚持党的领导,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推行了“包产到户”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仅一两年间,就使农村牧区的经济重新焕发活力,转向了恢复发展的新阶段,农牧民摆脱了饥饿,解决了温饱。1979年以补偿贸易创办的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成为内蒙古第一家引进外资的企业,如今的鄂尔多斯集团因“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享誉全球,2019年成为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第46位,位列纺织服装行业领头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成功,正是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深化改革结出的丰硕果实。
1984年,伊克昭盟提出“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吹响了工业立盟的号角。在领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基础上,伊克昭盟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历史机遇,立足资源优势,提出“思想开明、改革开放、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战略、“大型企业集团化”战略,组建了鄂尔多斯集团、伊化集团、伊煤集团、建材集团,发挥新型市场主体作用,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农牧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5:28.4:26.6演进为36.9:36.3:26.8。1993年起,鄂尔多斯第二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此后,不仅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纺织、化工、建材、冶金、电力、燃气等工业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打破了鄂尔多斯市原有的以农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2、第二次创业实现由小到大的经济总量提升
党的十四大之后,鄂尔多斯调整经济发展思路,从组建企业集团入手,“重塑重构,对接推进”,努力使本地经济与国内外经济接轨,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开始实施“盟旗经济一体化”战略,开始构筑“四个层面”企业体系。1998年,鄂尔多斯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5.15亿元,占GDP比重为45%。党的十五大之后,鄂尔多斯在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股份制经济基础上,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施了“中小企业民营化”战略和“盟旗经济一体化”战略,鄂尔多斯经济指标迈入自治区前三甲。
1999年底,当时的盟委行署进一步提出实施“推进市场化、实现工业化”的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并制定了鄂尔多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措施。在农牧业发展方面,提出“拉通联动、增收增效”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