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3版
思政“大练兵”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论题与学生关心的问题对接度不高,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缺乏系统整合。
  四是思政课体制机制与协同育人要求不相适应。思政课教师、思政工作队伍、专业教师的一体化思政育人格局还未完全形成,高校思政课主体力量还未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有效的协同合力。
  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因势利导、因时而变。“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紧紧围绕思政课与思政教师、教学、育人的衔接与整体性,推动思政课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在守正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陕西省开展的思政“大练兵”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的一种实践探索。
  思政“大练兵”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思政课是一门“育人”的课程,它不仅是传道解惑,更是在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因此,思政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教师作为授业的主体,在思政教育育人机制效果上责任重大。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教师要具备专精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只有理论彻底,理论才能说服人,思政课讲透、讲活,道理才能深入人心。其次教学相长。要积极主动构建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学生“学”的主体能动性,实现思政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最后,思政课教师在传授思政理论知识时,坚持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特别要注重对学生思想上的熏陶、价值上的引领和情感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人和培育人的效果。
  (二)坚持“四个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四个服务”回应了“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彰显了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反映了我党对高等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展现了教育自身逻辑和国家全局发展逻辑的统一。思政课教师队伍要牢牢坚持和贯彻“四个服务”,始终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主动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要求,鼓励全员参与,共同育人。此外,坚持以问题意识为教学导向,积极开发新的思政课程与多样的教学形式,以理论的逻辑力量唤醒学生的求知兴趣,纾解学生理论上的困惑和澄清学生思想上的迷雾,彰显思政课程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魅力。
  (三)坚持“三全育人”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4]“三全育人”的出发点是培养人,是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是对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基本要求。在这个育人格局中,将思政课置于突出地位,其他课程都要围绕思政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阶段。此外,思政课还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红色革命文化的教育基因、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担当,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形成协同效应。同时,发挥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世界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以达到铸魂育人的目的。
  思政“大练兵”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路径
  (一)以思政“大练兵”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思政“大练兵”不仅要求教师上好一堂思政课,更强调教师自我心性的完善和育人修为的提高。首先,广大思政课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始终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四个服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从道路自信和理论自觉上认同育人教书的责任与使命。其次,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有信仰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思政课教师要坚定信仰、心揣理想,为学生播下希望的种子,引导学生真善美品质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注重人格魅力的养成。做一个守法和护法的好公民、紧兜道德底线,不僭越法律禁区;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凡事讲原则、讲道理、讲实话,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行化人;做一个专精尖的专家学者,强化专业知识、拓展理论视野、开发精品课程,讲活、讲透、讲深专业知识,展现业务水准。
  (二)以思政“大练兵”推进思政课教师“大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