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4版
思政“大练兵”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思政“大练兵”涵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突出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思政工作队伍全员育人。因此,以思政“大练兵”为范式,推进思政课队伍建设,一是要建设思政课教师“大队伍”。思政课教师应在工作学习、学生管理、科研教学、生活实践等方面同思政课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立体生动的“大思政课”新格局。调动多方力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务实能干、本领过硬、品行优良的高水平思政课师资队伍。二是要善于利用资源优势,密切联系党政干部、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楷模、红色和非遗传承人等,邀请他们进课堂、进课本、进师生的心里,打通社会大课堂和教室小天地。实现思政课由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全方位参与的新教育格局。三是要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实践研习活动。每年组织教师开展暑期社会研习实践,到省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战纪念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行学习考察。四是要重视教师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等各类思政课教师培训,进一步夯实课堂内容,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五是要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实施《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教学奖助办法》《科研奖助办法》,鼓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培育优秀教学科研成果。
  (三)以思政“大练兵”推进思政课特色改革创新
  思政“大练兵”要练出质量,更要练出特色。为此,要通过完善《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施办法》,在教学体系上凸显思政“大练兵”的学校特色、行业特色。通过开设“四史”类课程、校史类特色课,突出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学校、行业特色。通过辅学教材、特色选修课教材、学习读物的编写,突出教材体系的学校、行业特色。通过特色精品课堂建设、行业典型案例库建设、教学话语转换等,突出课堂教学的学校、行业特色。通过开拓行业企业实践基地、成立马克思主义研习社、建立“马列书屋”、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等,突出实践教学的学校、行业特色。
  (四)以思政“大练兵”推进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
  以思政“大练兵”为抓手,坚持内容为王,在夯实思政课教师内功上下功夫,做到理论思辨与事实例证、正面弘扬与反面警示、世界视野与历史场域、本质认识与现象解读、理性诠释与情感渲染五个维度的结合。开展名师示范教学观摩活动。邀请教育部思政课骨干教师、思政“大练兵”及课堂创新大赛获奖教师进行示范教学。以思政“大练兵”和课堂创新大赛获奖教师为带头人凝练优秀教学团队,推行“名师+团队”模式,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将思政“大练兵”落实到常态化、制度化集体备课中,着力在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上下功夫。通过分组讨论、视频观看、情景剧表演等更具表现力的教学方法赢得学生欢迎。考核内容要源于课本且高于课本,以多样的考核形式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以思政“大练兵”推进思政课创新研究平台建设
  一是积极统筹课堂、实践、网络等多种教学平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兼辅网络思政教学,发挥媒体的优势,不断探索和打造多样的思政理论课创新研究平台。二是明确思政课及其相关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目的、育人目标和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育人体系,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朝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方向稳步发展。三是统筹思政课专家、骨干教师、研究学者等社会资源,建立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智库,开展思政课重点、热点、前沿教学问题研究,科学制定教学预案、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论等思政理论课研讨制度,有力支撑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提质增效。四是不断深化教师队伍集体备课制度,定期开展多形式、多学科、多视角的教学讨论与交流对话活动,不断强化和细化各课程之间教学设计和内容衔接的融通性与丰富性。
  结 语
  高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提出的要求,常态化开展集体研讨、集体备课和全员展示、观摩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和思政“大练兵”激发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活力。坚持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不动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着力解决思政课普遍存在的“讲、学两张皮”问题,着力打通入脑入心“最后一公里”。鉴于此要做到:一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和引导学生,充分强化思政教育的魅力;二要从理论原则、教师队伍建设、特色创新、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研究平台建设突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三要凸显思政课教学与育人原则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6页。
  [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83页。
  [4]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17-02-28(01)。
  作者简介
  张海涛 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