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5版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苏区的历史使命
    照金苏区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导机构,都设在距照金镇约5公里的薛家寨。这里海拔1600多米,层峦叠嶂,密林如海,整座山寨走势雄奇,军事上易守难攻。习仲勋等带领群众先后修筑了秀房沟通往薛家寨的盘山路,在险要关隘修建了哨所、暗堡、岩洞之间筑了堞墙。在寨上相继设立红军医院、修械所、被服厂、仓库以及关押土豪的临时监狱,把薛家寨建成了防守严密的基地。
  1933年6月,正当红二十六军和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进行反“围剿”斗争的关键时刻,执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红二十六军政委杜衡,在照金北梁召开根据地党、政、军领导人联席会议,强令红二团离开照金苏区,到平原和城市附近的渭华地区创建新苏区。途中,杜衡借口向省委汇报离开部队,7月28日在西安被捕叛变,导致中共陕西省委被破坏,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其间,红二团孤军在蓝田县张家坪被敌包围,苦战数月,兵败终南山,革命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中共陕西省委被破坏和红二十六军南下失败后,习仲勋在照金苏区带领军民苦撑危局,继续坚持斗争。在此艰难时刻,驻防耀县的国民党骑兵团团长王泰吉于7月21日率部1000多人起义,建立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起义受挫后,王泰吉率余部退入照金苏区。与此同时,耀县游击队和由渭北游击第一大队改编的红二十六军第四团也进入照金苏区。
  为了统一照金苏区党组织和红军干部的思想认识,中共陕甘边区特委于1933年8月14日在照金陈家坡召开党、政、军联席扩大会议,史称陈家坡会议。会议由陕甘边特委书记秦武山和特委军委书记习仲勋主持,经过一个晚上的激烈争论和思想斗争,最终做出三项决定:一是巩固和扩大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二是将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红四团、耀县游击队和陕甘边各游击队等武装力量统一起来,成立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王泰吉任总指挥,高岗任政委;三是制定了“不打大仗打小仗,积小胜为大胜,集中主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的战略方针。陈家坡会议是陕甘边党组织纠正“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起点,为红二十六军的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坚持和发展陕甘边的游击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民党军队多次围攻照金苏区的失败,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震惊,蒋介石数次电令西安绥靖公署派重兵“围剿”,限期攻克薛家寨。9月下旬,国民党又纠集耀县、淳化、旬邑、宜君、同官等县民团千余人,再次“围剿”照金苏区。当时,陕甘边红军主力在外线作战,薛家寨兵力空虚,只有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政治保卫队留守,修械所、被服厂、红军医院的干部、工人都拿起武器投入战斗。陕甘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率领游击队主力及时增援,猛烈反击,取得薛家寨第一次保卫战的胜利,李妙斋在这次战斗中光荣牺牲。
  10月上旬,刘志丹等20多名南下幸存的红二团指战员,历经千难万险,辗转回到照金。刘志丹回来后任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参谋长。10月12日,陕甘边红军主力为避敌锋芒再次撤离照金,转入苏区外围作战。同月中旬,国民党调集数千之众,开始向照金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围剿”,其进攻重点仍然是薛家寨。15日,敌人乘夜色从后山登上薛家寨。在敌众我寡、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留守人员不得不分路突围。16日,照金苏区陷落。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照金苏区陷落后,193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北上途中,在甘肃省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史称包家寨会议。会议总结开展武装斗争和创建根据地的经验教训,讨论部队改编、根据地重建等重大问题,作出三项重大决策。其一,撤销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恢复红二十六军,成立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11月7日,红四十二师成立,师长王泰吉(后为刘志丹),政委高岗(后为杨森、张秀山、谢子长),师党委书记先后为杨森、张秀山,参谋长刘志丹,全军共500余人,战马200余匹。其二,按照“狡兔三窟”的设想,建立三路游击区,组建三路游击总指挥部:第一路陕北,以安定为中心;第二路陇东,以南梁为中心;第三路关中,以照金为中心。其三,向陇东南梁进军,在陕甘边界地区建立中心根据地,进而把陇东、关中和陕北三块根据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