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网络舆情”下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灰色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建设”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SJB1579)
“灰色网络舆情”话题具有吸引力强、扩散容易、反应过度等特点。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少,复杂事务认知浅,在面对这类舆论时心理波动增大,易产生怒发冲冠、扼腕叹息等现象;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高校需积极借助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监控机制;同时,线上线下加强多部门联合,第一时间预警、研判、处理,将风险控制在最小。此外,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自助、互助模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完整性。
“灰色网络舆情”即网络思想舆论领域灰色地带。近年来团中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超半数大学生手机每日上网时长超五小时,可见大学生是互联网人群的重要组成。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与社会存在隔断,他们面对谣言、色情等“灰色网络舆情”时,判断容易被误导,身心极其容易受影响,价值观出现扭曲,冲击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大学生面对“灰色网络舆情”时的心理状态,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重要切入口和着力点。
“灰色网络舆情”的认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
(一)“灰色网络舆情”的概念
“灰色网络舆情”概念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他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底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
“灰色网络舆情”是有意为之的虚假网络舆情,一般具有负面声音,不断地向高校大学生传递灰色文化信息及价值观念,话题具有吸引力强、扩散容易、反应过度等特点。这类舆论容易造成高校大学生心理波动大,心理认知障碍,盲目活跃或易怒发冲冠,一些人可能因此对社会前途和国家未来发展产生怀疑甚至悲观情绪。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了解高校学生对“灰色网络舆情”不同关注度、学生个体自信度和本身心理状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方向,课题组重点完成了如下两项工作:一是针对“灰色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情况设计了问卷调查,在上海、杭州、南京、南通等江浙沪城市多所高校发放问卷1000份,为课题组研究提供了依据。二是对不同领域专家、思政辅导员、学生代表进行访谈,听取灰色网络舆论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观点和建议。
(二)大学生关注“灰色网络舆情”的渠道
从目前学生接触网络渠道占比来看,依次为微博、微信,QQ和抖音。上述均为日常的社交软件。其中,微博的内容更加开放、自由、隐蔽,热点问题更为集中。从访谈调研中了解到,甚至有学生在微博上网恋。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田录梅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微博对大学生抑郁总效应显著,即微博使用越多,抑郁越多。由此可见,学生用的最多的平台,尤其需要被高度关注。
(三)大学生对“灰色网络舆情”的关注度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约94%的学生还是比较关注“话题吸引力强、扩散容易、反应过度的”等“灰色网络舆情”信息。超过35%的学生对“灰色网络舆情”表示非常和比较关注,只有不到10%的学生不关注(见图1)。可见大学生,对于“灰色网络舆情”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
“灰色网络舆情”话题具有吸引力强、扩散容易、反应过度等特点。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少,复杂事务认知浅,在面对这类舆论时心理波动增大,易产生怒发冲冠、扼腕叹息等现象;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高校需积极借助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监控机制;同时,线上线下加强多部门联合,第一时间预警、研判、处理,将风险控制在最小。此外,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自助、互助模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完整性。
“灰色网络舆情”即网络思想舆论领域灰色地带。近年来团中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超半数大学生手机每日上网时长超五小时,可见大学生是互联网人群的重要组成。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与社会存在隔断,他们面对谣言、色情等“灰色网络舆情”时,判断容易被误导,身心极其容易受影响,价值观出现扭曲,冲击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大学生面对“灰色网络舆情”时的心理状态,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重要切入口和着力点。
“灰色网络舆情”的认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
(一)“灰色网络舆情”的概念
“灰色网络舆情”概念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他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底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
“灰色网络舆情”是有意为之的虚假网络舆情,一般具有负面声音,不断地向高校大学生传递灰色文化信息及价值观念,话题具有吸引力强、扩散容易、反应过度等特点。这类舆论容易造成高校大学生心理波动大,心理认知障碍,盲目活跃或易怒发冲冠,一些人可能因此对社会前途和国家未来发展产生怀疑甚至悲观情绪。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了解高校学生对“灰色网络舆情”不同关注度、学生个体自信度和本身心理状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方向,课题组重点完成了如下两项工作:一是针对“灰色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情况设计了问卷调查,在上海、杭州、南京、南通等江浙沪城市多所高校发放问卷1000份,为课题组研究提供了依据。二是对不同领域专家、思政辅导员、学生代表进行访谈,听取灰色网络舆论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观点和建议。
(二)大学生关注“灰色网络舆情”的渠道
从目前学生接触网络渠道占比来看,依次为微博、微信,QQ和抖音。上述均为日常的社交软件。其中,微博的内容更加开放、自由、隐蔽,热点问题更为集中。从访谈调研中了解到,甚至有学生在微博上网恋。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田录梅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微博对大学生抑郁总效应显著,即微博使用越多,抑郁越多。由此可见,学生用的最多的平台,尤其需要被高度关注。
(三)大学生对“灰色网络舆情”的关注度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约94%的学生还是比较关注“话题吸引力强、扩散容易、反应过度的”等“灰色网络舆情”信息。超过35%的学生对“灰色网络舆情”表示非常和比较关注,只有不到10%的学生不关注(见图1)。可见大学生,对于“灰色网络舆情”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