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4版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机制探讨
吕 凯 白曙光 张一飞 王晓欢
◎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项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导师-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探究”(项目编号:YJG2021001)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分析导师和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现状,围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导师与辅导员的职责和协同机制,分别对校院层面、导师层面及辅导员层面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意见。

  在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不断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是高校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在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明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导师与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现状
  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还存在着部分环节未完全打通,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开展思政教育的路径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而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教育主体是谁这一核心问题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亟待得到解决。
  1、导师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意识不足
  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中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按照固有的研究生培养思路,不少从事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工作者认为“第一责任”仅仅局限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培养,甚至存在“导师学术负责制”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负责制”等狭隘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导师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意识,就会导致导师权威性的优势在研究生思政教育方面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而辅导员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则显得权限不足。归根结底,就是导师与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工作协同意识不足所造成的。[1-5]
  2、导师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制度不健全
  首先,从高校管理来看,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工作的制度和政策还不够完善,对于此项工作的职责划分,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和协同培养没有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其次,部分高校存在“大学工”的工作模式,将本科生、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归为一体,并未设置专门的研究生辅导员岗位。按照教育部不低于1:200的设置要求,辅导员在管理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工作量较大,很难区别对待研究生,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针对辅导员和导师考核与激励相对独立,例如对导师的考核针对学业和科研水平进行评价,对辅导员的考核则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展开。这从目标导向和激励效果体现上导致了各管一摊的情况。
  3、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不足
  当今时代,信息数据来源渠道更加直接化、碎片化和多元化。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情况在研究生群体中更为突出。很多大学生习惯用视频、语音、图片、文字等方式表达自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