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创新、轻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与实践路径探索
误学业的情况下,要多与社会接触,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大学阶段创业创新实践有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吸收。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可以进一步锤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掌握发现和化解问题的技能,形成自觉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理念。学生能在实践训练中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知识,降低了对课堂和教师的依赖度,使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能力、自主意识逐渐加强。大学生在参加创业创新实践中,会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对其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择自己今后的奋斗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同时,依托各类创业创新训练平台,学生通过PPT展示和现场答辩的形式介绍自己的项目作品,可以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胆量,也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演讲与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等。在校期间的创业创新训练能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工作的流程和状态,了解到职业的角色需要,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真正为学生“实习即创业,毕业即就业”提供帮助。[2]实践证明,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并获奖的学生,自我认可度更高,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更强,就业应聘时候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重创新、轻创业教学与实践模式探索的原因
虽然鼓励大学生努力进行创业创新训练和实践是有价值的,但事实上,冷静客观地分析后发现,应该更多地鼓励创新训练,而不应该过早地进行创业实践。因为市场是残酷的,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校创业和毕业后立即进行创业实践的,公司三年存活率不足10%。因而,重视创新思维训练的同时,尽量不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训练。
(一)大学生创业失败风险高是不争的事实
创业的关键要素包括机会、团队和资源。创业机会是指创业者可以利用的商业机会;创业团队是指在创业初期,由一群才能互补、责任共担、愿为共同的创业目标而奋斗的人所组成的特殊群体;创业资源是指创新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需要的特定资源,包括有形与无形的资源。[3]事实上,大学生创业的这三点要素都很难满足,因而创业失败的几率很大,有时甚至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挫伤了创业的积极性,导致以后走上社会,也不敢再进行创业活动了。
首先,在校大学生处于“象牙塔”内,对于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所知甚少,常常在刚开始创业时盲目乐观,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对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失败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失败就在所难免了。同时,由于市场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和开发项目时,并不真正了解市场上的需求,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降低了产品的适应性,误判了机会,导致失败。
其次,对于团队缺乏清晰认识。看上去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队伍,貌似团队,但实际上是一群“乌合之众”。团队是由技能互补、贡献互补的创业者组成的特殊群体,该群体在一个共同认同、能在彼此担负责任的规范程序下,为达成高品质的创业结果而共同努力、相互协作、共同担当。团队是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技术者和优秀的营销者的共同体。试想,刚出校门或者未出校门的大学生,如何具备这些素质?因而,这样的队伍去进行创业,失败的风险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创业需要资源,它是新创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形式为创业人才、创业资本、创业技术和创业管理等。这些条件,有的花钱可以解决,有些花钱也未必能解决,比如人脉的积累、经验的获得、管理方法和手段等,对于大学生而言,都是欠缺的。同时,大学生缺乏对创业风险的评估和防范,一般会出现项目选择风险、缺乏创业技能的风险、资金风险,社会资源贫乏风险、竞争风险以及意识上的风险等。大学生一方面缺乏风险预估,另一方面也缺乏风险应对的意识和准备,一旦出现困难或风险,基本上就关门大吉,宣告创业失败了。
(二)在校期间创业实践与学业完成存在冲突
在校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也就是促进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完善,包括人格的完善、心智的成熟以及人文素养的积累,应该拥有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充裕的时间,而学习与创业都要倾注极大的时间和精力,两者很难做到兼顾。创业实践对很多学生而言是浪费时间、消耗精力。很多学生在大二、大三时都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例如考取多种证书,或者准备考研等,而所谓的创业实践反而成了负担。另一方面,创业实践不同于创新活动训练,是需要注册公司,要与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打交道,还要与市场、与客户接洽和谈判,这不仅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更是经验与真金白银的问题,弄不好就会成为劳命伤财、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说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经验一样的宝贵,但作为大学生而言,这种尝试弊大于利。
(三)创业创新指导教师经验不足,平台不完善
由于高校在引进教师方面,普遍需求是博士和部分优质硕士,对学历要求较高。事实上,博士硕士都是学术研究出身,很少在业界有从业经验的,不能对高校创业创新教师进行有益补充。一般担任创业创新课程的教师都是从
大学阶段创业创新实践有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吸收。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可以进一步锤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掌握发现和化解问题的技能,形成自觉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理念。学生能在实践训练中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知识,降低了对课堂和教师的依赖度,使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能力、自主意识逐渐加强。大学生在参加创业创新实践中,会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对其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择自己今后的奋斗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同时,依托各类创业创新训练平台,学生通过PPT展示和现场答辩的形式介绍自己的项目作品,可以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胆量,也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演讲与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等。在校期间的创业创新训练能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工作的流程和状态,了解到职业的角色需要,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真正为学生“实习即创业,毕业即就业”提供帮助。[2]实践证明,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并获奖的学生,自我认可度更高,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更强,就业应聘时候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重创新、轻创业教学与实践模式探索的原因
虽然鼓励大学生努力进行创业创新训练和实践是有价值的,但事实上,冷静客观地分析后发现,应该更多地鼓励创新训练,而不应该过早地进行创业实践。因为市场是残酷的,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校创业和毕业后立即进行创业实践的,公司三年存活率不足10%。因而,重视创新思维训练的同时,尽量不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训练。
(一)大学生创业失败风险高是不争的事实
创业的关键要素包括机会、团队和资源。创业机会是指创业者可以利用的商业机会;创业团队是指在创业初期,由一群才能互补、责任共担、愿为共同的创业目标而奋斗的人所组成的特殊群体;创业资源是指创新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需要的特定资源,包括有形与无形的资源。[3]事实上,大学生创业的这三点要素都很难满足,因而创业失败的几率很大,有时甚至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挫伤了创业的积极性,导致以后走上社会,也不敢再进行创业活动了。
首先,在校大学生处于“象牙塔”内,对于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所知甚少,常常在刚开始创业时盲目乐观,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对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失败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失败就在所难免了。同时,由于市场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和开发项目时,并不真正了解市场上的需求,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降低了产品的适应性,误判了机会,导致失败。
其次,对于团队缺乏清晰认识。看上去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队伍,貌似团队,但实际上是一群“乌合之众”。团队是由技能互补、贡献互补的创业者组成的特殊群体,该群体在一个共同认同、能在彼此担负责任的规范程序下,为达成高品质的创业结果而共同努力、相互协作、共同担当。团队是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技术者和优秀的营销者的共同体。试想,刚出校门或者未出校门的大学生,如何具备这些素质?因而,这样的队伍去进行创业,失败的风险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创业需要资源,它是新创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形式为创业人才、创业资本、创业技术和创业管理等。这些条件,有的花钱可以解决,有些花钱也未必能解决,比如人脉的积累、经验的获得、管理方法和手段等,对于大学生而言,都是欠缺的。同时,大学生缺乏对创业风险的评估和防范,一般会出现项目选择风险、缺乏创业技能的风险、资金风险,社会资源贫乏风险、竞争风险以及意识上的风险等。大学生一方面缺乏风险预估,另一方面也缺乏风险应对的意识和准备,一旦出现困难或风险,基本上就关门大吉,宣告创业失败了。
(二)在校期间创业实践与学业完成存在冲突
在校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也就是促进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完善,包括人格的完善、心智的成熟以及人文素养的积累,应该拥有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充裕的时间,而学习与创业都要倾注极大的时间和精力,两者很难做到兼顾。创业实践对很多学生而言是浪费时间、消耗精力。很多学生在大二、大三时都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例如考取多种证书,或者准备考研等,而所谓的创业实践反而成了负担。另一方面,创业实践不同于创新活动训练,是需要注册公司,要与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打交道,还要与市场、与客户接洽和谈判,这不仅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更是经验与真金白银的问题,弄不好就会成为劳命伤财、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说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经验一样的宝贵,但作为大学生而言,这种尝试弊大于利。
(三)创业创新指导教师经验不足,平台不完善
由于高校在引进教师方面,普遍需求是博士和部分优质硕士,对学历要求较高。事实上,博士硕士都是学术研究出身,很少在业界有从业经验的,不能对高校创业创新教师进行有益补充。一般担任创业创新课程的教师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