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0版
教育伦理公正视阈下江苏高考改革探析
王 凤 杨 宁
◎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教育改革的伦理公正性研究——以江苏省新高考政策为例”(项目编号:2021SJB1273)
  高考政策关乎广大考生的前途命运,是我国教育伦理公正性的重要衡量标准。江苏在招生名额、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较大调整,在教育机会中加入补偿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加入法律约束、在教育结果中加入商谈伦理,努力构建高考制度的伦理公正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每一项教育方针的出台、每一条教育改革的举措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2019年江苏省政府正式宣布实施江苏2021年高考改革政策。江苏在招生名额、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较大调整,意在为广大考生创造更加合理公正的教育机制。文章拟从伦理公正视角解读高考政策改革,旨在为高考招生改革的公平提出些许建议措施。
  江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概况
  2019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新的高考招生制度,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高考新政策主要在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录取机制等方面做了较大改动,尤其是给予考生较大的自主选择,分散了学生的考试压力。这种考试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表明高考改革不再是一种单向的自上而下式,而是更倾向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制度改革。
  1、招生计划分配更合理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实行分省定额制,各高校根据各省教育发展水平制定招生比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对教育的重视度以及教育资源的投入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原有的分配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江苏省在汇集多方专家学者研讨与民意调查中,既考虑到国家发展对理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又从农村学生教育实际出发,各高校在招生计划中侧重于物理类考生录取比例,同时实施农村学生的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从社会发展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出发,在合理控制招生名额基础上向部分农村学子倾斜,使得招生计划更有温度。
  2、考试形式和内容更灵活
  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必然存在考生间的激烈竞争,唯分数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考形式单一、考试内容僵化的弊端。当高考变成学生进入高层次院校学习的唯一渠道,当高考变成可机械性学习、刷题获得高分时,学习的乐趣以及创造性便不复存在。江苏省在最新出台的改革政策中提及建立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考试形式更加灵活,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考试内容改变考察3门课程计入总分的模式,而是采取“3+1+2”模式,总分值设置为750分,其余科目则以合格形式考察。这种考试内容的制定以学生的个人兴趣、志向、自身优势为出发点,提供多种组合的方式,分散了学生考试分数风险,真正做到教育制度的制定既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3、评价体系更多元化
  西方有句谚语:“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只用功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读书不是评价个体优秀的唯一标准,很多人死读书、读死书,最后只能沦落为考试的奴隶。江苏高考新政策中提出评价体系多元化,主要是从德智体美劳多方位评价学生。传达出人才培养不能仅靠智力决定,更需要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全省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有些学生在考试或某些科目的学习上成绩不够理想,但他们却在其他方面有着过人之处。在高招改革前,这种学生是无法进入高等学府的。考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