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观念下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成效提升路径研究
育人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引导学生有目的、有目标、有动力地参与实践育人相关活动。
(三)完善服务保障以强固实践育人支撑力
构建科学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是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育人实效起重要作用。一是要加强实践育人条件保障。一方面要健全国家、学校、地方政府、公益赞助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建立实践育人专项资金。确保实践育人工作生均经费不低于有关标准和要求,同时应设立资金募集平台,争取社会多方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另一方面,要建立功能多样和类别细分的实践育人平台载体,并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以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为校园活动实践平台,以专业实验室、模拟实验室、沙盘实训室等为实验教学平台,以众创空间、创客工厂等为双创孵化支持平台,以各类学科竞赛为专业实践平台,以暑期社会调查实践、就业实习等为校外实践平台。二是要建设“双师型”实践育人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是高校实践育人构成要素之一,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实行“内聘外请”制度。一方面要聘任学校党政干部、专业课教师、专职团干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聘请杰出校友、优秀企业家校外人员等担任实践育人导师。建设专兼职结合、校内外联动的多层次实践育人师资队伍,加强对实践活动过程指导。
坚持整体性推进:提增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的系统协同度
所谓坚持整体性推进即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推进同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共青团改革,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同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是分不开的,只有加强机制协同、工作协同、成果协同、阵地协同,才能有效实现实践育人的力量集聚和成效集聚。
(一)实现同高等教育改革及共青团改革的有效衔接和一体推进
实践,因架起了学校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意义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4]优秀人才是经过实践淬炼的人才,科学知识是能够服务于实践的成果。应深切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种迫切感,以实践育人抓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我国传统教育体制长期存在重灌输轻实践的问题,科学认识并准确定位实践的作用与地位,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方向,更是教育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基本要求。高校应全面提高实践育人相关课程建设质量。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5]共青团及其领导下的团学组织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育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教育教学的战略配合者,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推动力量。实践育人成效提升离不开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共青团改革,共青团要发挥实践育人枢纽和中心作用,加强对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等实践育人外围延伸臂膀的领导和指导。要扎根学生、依靠学生,既将学生作为实践育人的工作对象,也将其作为可依靠的工作力量,邀请学生一起参与、一起设计、一起总结,统筹好项目资源,探索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完善共青团服务大学生课外实践的工作体系。
(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各展优势以形成育人合力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6]要构建“同心同向同行”的学校家庭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1971年,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学”这一概念,而“协同导致有序”是其核心观点,要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在实践育人共同体中的各自责任定位。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不同单元,其对学生发展方向存在不同的期待,充分发挥学校实践育人主导作用,凝聚起实践育人的多主体共育共识,学校要全面掌握学生实践育人参与情况并及时通过家校沟通渠道向学生家长通报情况,定期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要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只有实现三者协调一致,结合互补,才能保证整个实践育人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才能实现实践育人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从而加强实践育人的有效性,达到整体最佳的育人效果。
(三)融合贯通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两个课堂”
从高校人才培养大体系来看,高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上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共同承担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使命。具体到高校实
(三)完善服务保障以强固实践育人支撑力
构建科学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是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育人实效起重要作用。一是要加强实践育人条件保障。一方面要健全国家、学校、地方政府、公益赞助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建立实践育人专项资金。确保实践育人工作生均经费不低于有关标准和要求,同时应设立资金募集平台,争取社会多方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另一方面,要建立功能多样和类别细分的实践育人平台载体,并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以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为校园活动实践平台,以专业实验室、模拟实验室、沙盘实训室等为实验教学平台,以众创空间、创客工厂等为双创孵化支持平台,以各类学科竞赛为专业实践平台,以暑期社会调查实践、就业实习等为校外实践平台。二是要建设“双师型”实践育人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是高校实践育人构成要素之一,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实行“内聘外请”制度。一方面要聘任学校党政干部、专业课教师、专职团干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聘请杰出校友、优秀企业家校外人员等担任实践育人导师。建设专兼职结合、校内外联动的多层次实践育人师资队伍,加强对实践活动过程指导。
坚持整体性推进:提增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的系统协同度
所谓坚持整体性推进即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推进同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共青团改革,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同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是分不开的,只有加强机制协同、工作协同、成果协同、阵地协同,才能有效实现实践育人的力量集聚和成效集聚。
(一)实现同高等教育改革及共青团改革的有效衔接和一体推进
实践,因架起了学校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意义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4]优秀人才是经过实践淬炼的人才,科学知识是能够服务于实践的成果。应深切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种迫切感,以实践育人抓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我国传统教育体制长期存在重灌输轻实践的问题,科学认识并准确定位实践的作用与地位,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方向,更是教育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基本要求。高校应全面提高实践育人相关课程建设质量。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5]共青团及其领导下的团学组织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育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教育教学的战略配合者,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推动力量。实践育人成效提升离不开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共青团改革,共青团要发挥实践育人枢纽和中心作用,加强对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等实践育人外围延伸臂膀的领导和指导。要扎根学生、依靠学生,既将学生作为实践育人的工作对象,也将其作为可依靠的工作力量,邀请学生一起参与、一起设计、一起总结,统筹好项目资源,探索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完善共青团服务大学生课外实践的工作体系。
(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各展优势以形成育人合力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6]要构建“同心同向同行”的学校家庭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1971年,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学”这一概念,而“协同导致有序”是其核心观点,要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在实践育人共同体中的各自责任定位。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不同单元,其对学生发展方向存在不同的期待,充分发挥学校实践育人主导作用,凝聚起实践育人的多主体共育共识,学校要全面掌握学生实践育人参与情况并及时通过家校沟通渠道向学生家长通报情况,定期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要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只有实现三者协调一致,结合互补,才能保证整个实践育人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才能实现实践育人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从而加强实践育人的有效性,达到整体最佳的育人效果。
(三)融合贯通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两个课堂”
从高校人才培养大体系来看,高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上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共同承担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使命。具体到高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