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焕先向党中央报告鄂豫陕苏区情况的地点考证
晚,约在鸦片战争以后,所以清乾隆时的县志不可能有它的名字。但其地理位置是否在南乡的范围,我们通过对《户县新志》中“南乡”与“西乡”分界的研究,发现“南乡”与“西乡”是以涝河为界。涝河在户县县城以西,发源于秦岭,自南向北流入渭河。上涧子与水磨头等村在涝河西岸,属于户县西乡,而不属于户县南乡。
从清末到民初,县以下地方区划经过了操里制、联保制、乡镇保甲制的变化,明末“四乡”的区划早已废弃,界限也已模糊,但因“东、南、西、北四乡”简单明了,民间却一直沿袭使用。1929年,户县将全县13个操40个里划分5个区时,也是按照明末“西、南、东、北”的方向,以县城以西兼及西北为第一区,以正南为第二区,以东、东北为三、四区,以北为第五区。第一区和第二区的分界线,北段仍以涝河为界,南段却偏离了涝河,将上涧子村、水磨头村等划归到了第二区。由于第二区基本上是原来明末“南乡”的范围,人们习惯上将第二区还称作“南乡”。
比如,1932年冬,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沿秦岭北麓西进时,追击红军的国民党军在户县随便派粮,骚扰百姓,时任户县建设局局长的刘励三就在日记中说:“数日间,闻县西乡、南乡各村每日有队伍自由打粮(派粮),所至,入民宅,处处搜寻,行动颇为自由,乡民不堪其扰”。[13]刘励三作为县政府官员,还习惯上将第一区、第二区称作西乡、南乡,可见当时“西乡、南乡”的概念依然流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户县共产党员曹希文在沿山一带组织游击队,配合解放军作战,也叫做“户县南乡游击队”。
我们到鄠邑区(原户县)沿山一带进行调查,许多老人都知道“南乡”的概念,将县城以南,沿南山(秦岭)一带都叫做“南乡”,包括南山脚下的上涧子和水磨头等村,所以吴焕先在上涧子村向中央写报告,落款为“户县南乡”,也是沿袭当地老百姓的习惯用法。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7月17日红二十五军是否到达周至县内?我们查阅上世纪30年代的户县地图,清楚地看到户县和周至的界限,是在“上涧子”和“新城”之间穿过。也就是说,户县上涧子村西边的“新城”,当时并不属于户县,而属于周至县,所以,红二十五军在上涧子村宿营时,一部分在“新城”宿营,确实已进入周至境内,所以吴焕先的报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只不过这时红二十五军仅在周至县边沿,尚未深入周至县腹地。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将周至县东部6个乡、约100多个村划归户县管辖,[5]使上涧子村到两县交界处尚有10个左右的村庄,拉长了上涧子村到两县交界处的距离。上世纪80年代地方党史部门调查时,不清楚两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化,未加说明,仍以为“新城”在红二十五军经过时就属于户县,认为“7月18日上午,红二十五军进入周至县境”,[8]因此造成了时间上的出入。
1935年7月17日夜晚,吴焕先在户县上涧子村天主教堂写给中央的报告,是在长征途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文献,是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苏区革命斗争的光辉写照。这篇报告中的正确决策和战略行动,对中国革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毛泽东后来说,红二十五军由陕南经陇东入陕北,成为中央红军之向导,[14]为革命立了大功。[1]
参考文献
[1]陕西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西安:内部印行,1987。
[2]商洛地委党史办:《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3]第二十五军战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资料选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
[4]卢振国:《吴焕先传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5]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户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
[6]卢振国、姜为民:《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实》,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7]程子华:《程子华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8]第二十五军战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7。
[9]陕西省档案馆:《国民党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陕西部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
[10]陕西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红军长征胜利到陕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11][明]张宗孟:《崇祯十四年户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12][清]汪以诚:《乾隆户县新志》(卷一)。
[13]郑义林:《户县民国实录》,西安:陕西省户县档案局编印,2011。
[14]范长江:《范长江新闻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张天社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从清末到民初,县以下地方区划经过了操里制、联保制、乡镇保甲制的变化,明末“四乡”的区划早已废弃,界限也已模糊,但因“东、南、西、北四乡”简单明了,民间却一直沿袭使用。1929年,户县将全县13个操40个里划分5个区时,也是按照明末“西、南、东、北”的方向,以县城以西兼及西北为第一区,以正南为第二区,以东、东北为三、四区,以北为第五区。第一区和第二区的分界线,北段仍以涝河为界,南段却偏离了涝河,将上涧子村、水磨头村等划归到了第二区。由于第二区基本上是原来明末“南乡”的范围,人们习惯上将第二区还称作“南乡”。
比如,1932年冬,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沿秦岭北麓西进时,追击红军的国民党军在户县随便派粮,骚扰百姓,时任户县建设局局长的刘励三就在日记中说:“数日间,闻县西乡、南乡各村每日有队伍自由打粮(派粮),所至,入民宅,处处搜寻,行动颇为自由,乡民不堪其扰”。[13]刘励三作为县政府官员,还习惯上将第一区、第二区称作西乡、南乡,可见当时“西乡、南乡”的概念依然流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户县共产党员曹希文在沿山一带组织游击队,配合解放军作战,也叫做“户县南乡游击队”。
我们到鄠邑区(原户县)沿山一带进行调查,许多老人都知道“南乡”的概念,将县城以南,沿南山(秦岭)一带都叫做“南乡”,包括南山脚下的上涧子和水磨头等村,所以吴焕先在上涧子村向中央写报告,落款为“户县南乡”,也是沿袭当地老百姓的习惯用法。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7月17日红二十五军是否到达周至县内?我们查阅上世纪30年代的户县地图,清楚地看到户县和周至的界限,是在“上涧子”和“新城”之间穿过。也就是说,户县上涧子村西边的“新城”,当时并不属于户县,而属于周至县,所以,红二十五军在上涧子村宿营时,一部分在“新城”宿营,确实已进入周至境内,所以吴焕先的报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只不过这时红二十五军仅在周至县边沿,尚未深入周至县腹地。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将周至县东部6个乡、约100多个村划归户县管辖,[5]使上涧子村到两县交界处尚有10个左右的村庄,拉长了上涧子村到两县交界处的距离。上世纪80年代地方党史部门调查时,不清楚两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化,未加说明,仍以为“新城”在红二十五军经过时就属于户县,认为“7月18日上午,红二十五军进入周至县境”,[8]因此造成了时间上的出入。
1935年7月17日夜晚,吴焕先在户县上涧子村天主教堂写给中央的报告,是在长征途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文献,是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苏区革命斗争的光辉写照。这篇报告中的正确决策和战略行动,对中国革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毛泽东后来说,红二十五军由陕南经陇东入陕北,成为中央红军之向导,[14]为革命立了大功。[1]
参考文献
[1]陕西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西安:内部印行,1987。
[2]商洛地委党史办:《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3]第二十五军战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资料选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
[4]卢振国:《吴焕先传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5]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户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
[6]卢振国、姜为民:《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实》,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7]程子华:《程子华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8]第二十五军战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7。
[9]陕西省档案馆:《国民党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陕西部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
[10]陕西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红军长征胜利到陕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11][明]张宗孟:《崇祯十四年户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12][清]汪以诚:《乾隆户县新志》(卷一)。
[13]郑义林:《户县民国实录》,西安:陕西省户县档案局编印,2011。
[14]范长江:《范长江新闻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张天社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