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9版
论陕北红色民歌与时代契合的革命性
文若丞
    榆林市举办“陕北民歌新时代——群众广场汇演”晚会

  陕北大地上的红色民歌,蕴含着革命斗争、拥军支前、宣传教育、革命爱情和颂歌等丰富的思想内涵,歌曲以其契合时代的思想性、意志鲜明的阶级性、高昂奋进的战斗性、多维效应的功能性,与时俱进地担当起了革命的重任,在革命进程中发挥了宣传革命思想、教育人民群众、打击敌对势力、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

  世界上只要有革命,就会有革命的文艺。1923年和1924年,魏野畴、李子洲相继应邀到榆林中学任教,把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思想带到了陕北。1924年开始,共产党员李子洲、呼延震东、陈瑜廷、王朝北等在陕北建立党团组织。1926年,共产党员李象九、谢子长在宜川地方军队中秘密组建中共驻军特别支部。1927年10月,唐澍、李象九、谢子长等领导清涧起义……红色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陕北大地上点燃,陕北红色民歌应运而生。
  早在陕北红色革命还处于地下活动时期,传统的陕北民歌便担当起了革命的责任。当时,安定、清涧、延川一带参加革命的人较多,革命者们就用唱民歌作地下联络,唱道情作斗争掩护,比如1933年,中共清涧县委书记刘耀山就曾将传统陕北民歌《十二杯酒》选为地下联络歌曲。在谢子长、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陕北人民闹革命的过程中,陕北人民以红色革命为题材,自发编唱红色民歌,记录革命斗争过程,宣传革命斗争精神,反映拥军爱民情结,抒发革命爱情观念,歌颂群众领袖形象。
  1935年党中央到陕北后,陕北成为了中国红色革命的政治中心,此后的十三年岁月里,陕北人民以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投身革命事业,配合革命编唱的民歌以全新的内容、昂扬奋进的气势传唱在黄土高原上。七七事变之后,大批矢志抗日的进步青年奔赴延安,特别是1938年鲁艺的创办,壮大了文艺革命的队伍。这一时期,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极大地提升了陕北民歌的革命性。
  在红色革命的历史时期,传唱在陕北大地上的红色民歌,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高度的思想性、鲜明的阶级性、高昂的战斗性、多维的功能性,与时俱进地担当起了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发挥了宣传革命、教育人民、打击敌对势力、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
  传播革命思想,激发民众觉醒
  1928年,陕北遭遇大旱灾,“自春至秋,滴雨未下”。[1]荒灾前后持续五年时间,饿殍遍野,土匪出没,军阀、豪绅强取豪夺,百姓生活十分凄惨。1929年,陕西临时省委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的状况:“农村以草根树皮充饥,百分之九十夏粮告罄,流为饥民……甚至农村中人烟绝迹……在街巷中饿毙死尸几无日不有”,[2]流传至今的众多版本的陕北民歌《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