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6版
立德树人框架下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路径
一种本质力量。[6]素质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纳为先天性、后天性、可变性和多元性。[7]在立德树人目标要求下,大学生素质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可塑性、内在性、表出性、差异性、综合性、可分解性、层次性与相对性。由于素质是一个集合概念,且受不同环境、对象和形势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所以在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素质时,首先要厘清立德树人总体要求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要明确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内容、方法、手段间的因果关系。
  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提升大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一是缺乏全面性。高校类别不同,发展方向定位不同,培养人才要求不同,这使得各高校对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重心出现偏差。这样不具全面性的素质教育,培养的大学生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二是缺乏综合性。各高校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时,更多的是针对单一素质对学生进行强化,并未考虑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要求学生能处理复杂的问题,只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素质教育最终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综合人才素质的缺失。三是缺乏创新性。各高校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时,多采用固有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较少。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若高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仍用固定模式,将导致未来国家建设后备力量不足,社会发展人才短缺。
  影响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是高等教育改革成就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还存在差距,各高校发展方向定位不同,培养人才要求不同,使各高校对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重心出现偏差。二是市场经济发展,利益驱动,金钱至上,追求物质享乐的一些社会现象,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三是信息爆炸时代,各类知识、文化、观念的传播更为迅速多元,缺少深度理解和思辨的全盘接受或断章取义,使学生容易陷入真伪难辨无所适从的境地。四是西方不良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断渗透,一些反动、腐朽、堕落思想通过包装,妄图腐蚀大学生,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最终达到和平演变的险恶目的。这些影响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交织作用互为促进,造成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不够坚定,思想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弱化个人素质提升的自主性。
  立德树人框架下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
  如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使之适应新时代?从策略上看,高校需坚持目标驱动,问题导向,更好、更快、更全面地落实立德树人,为提升大学生素质创设条件。
  (一)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协同
  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高校需要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好思政课,强化学生对“四个自信”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把爱国爱党的精神扎根于心。[8]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出课程中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科学伦理等育人要素相关的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专业课程中育人环节的溢出效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构筑三全育人大格局,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打造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共同育人的新生态。
  (二)加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系统传授
  专业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系统性地学习专业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后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大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不应单纯地理解为某种操作性技能的习得,而应更关注于在学校专业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能力提升。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哲学等基础学科的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其对法律界限的辨析。通过系统讲授,使大学生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并且具有良好的知识体系和自学更新能力,能够更好地对接今后职业工作岗位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
  (三)加强体育课程和身体素质训练的科学实施
  构建多元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开足开齐体育基础理论课,丰富术科科目和种类,推行大学生运动俱乐部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升因材施教效果。重视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及校内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为学生在校开展体育学习和日常锻炼创造条件。数字驱动智慧赋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日常训练软件的使用,帮助学生科学直观掌握运动情况和身体素质变化情况,使用软件实现体质健康测试目标化管理,通过过程管理提升学生参与感和获得感。通过组织校内外业余或专业体育赛事,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能够提升身体素质的比赛。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9]
  (四)加强美育课程和美育浸润的创新突破
  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设各类美育通识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同时,利用好感性教学形式,采用实践体验法、环境熏陶法等开展美育教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